1 min read 心之道 默想綠色的閉關 2024 年 10 月 20 日 撰文.呂政達 喜歡穿過那座福隆的天眼門,第一眼看見的綠色,那不僅告訴旅人,旅行的目的地真的到了,穿過芒草叢生和一山的綠林,回到了心靈的家。 40 年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個
1 min read 下一站 通往成佛 專題 我在靈鷲山的楠海世界陸泳 2024 年 10 月 19 日 撰文.陳玉峯 親愛的、敬愛的十方生靈、眾生大德,每當我想談生態教育或任何學科學門教育,總讓我不知所措,不知何者該先打造基礎、何者重要、較重要、更重要,因為我本來就沒有重不重
1 min read 下一站 通往成佛 專題 在病榻上觀「四念處」 2024 年 10 月 19 日 撰文.曹郁美 由靈鷲山開山大和尚心道法師、已故的首座和尚尼了意法師推動的「四期教育」,旨在喚醒大家對佛陀教法的重視,因為它們是不能忽略的「歷史」與「傳承」。分別是:阿含期、
1 min read 下一站 通往成佛 專題 四期教育和五十三參 2024 年 10 月 18 日 撰文.顏靜 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不僅是求道的歷程, 也可看作是成佛的教育。 每一參,所遇到的尊者、大德、修行者和菩薩,都在教育善財童子一項成佛的覺悟和修行方式。
1 min read 下一站 通往成佛 專題 生命自身的渴望 2024 年 10 月 18 日 撰文.楊宏國 四期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紀伯倫 四期教育是在為生命尋求解脫、安頓的學問,和生命教育能不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