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政達
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樓上的轉角,掛著一副毗婆尸佛傳法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我經常經過那個轉角,見久了也能
撰文.呂松庭
每個人將來都能成佛,所以也包括你自己在內。禮敬眾生和他人,你也要學著禮敬自己。
《常不輕菩薩品》說的,不僅是將所有人當成未來佛那樣的禮敬,還有一個佛法最
撰文.紫式部
從瑜伽的角度來說正念
體位技巧、神奇呼吸術法都是人離世後都無法打包走的,但後天修持的「性德」卻是人來世的「命盤格局」關鍵因素。
這是一位自稱會占星
撰文.曹郁美
說起念佛,我們直覺地想到念阿彌陀佛,其實這是狹義的定義,甚至是流傳於漢傳佛教普遍的習慣。直白地說,南傳佛教信眾根本不識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他們認為那是漢傳、藏
撰文.顏靜 插畫.陳佳蕙
我的起心動念和母親一樣,源於對彼此的愛與照護,在遠方。
網路上流傳著許多貼近人生和痛苦的作品,有人直面正視,也有人惋嘆自憐,當然,更有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