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是長壽不是長照

文/呂政達 圖/陳佳蕙

老婆這天上午請照顧假去醫院探望婆婆,也就是我媽媽。媽媽住進醫院的加護病房,又轉到普通病房,80多歲的年紀展現出強勁的生命意志。

老婆說,她在醫院門口,看到一名年輕人牽著一位彎著背的佝僂老人,坐在門口等接駁車的民眾大聲問:「幾歲了?」年輕人回答90歲。這位熱心人還在稱讚老人家硬朗能走路,就看到年輕人帶著老先生走到一輛摩托車旁,老先生爬上後座,大家都驚呆了,這位民眾大聲說:「你可以幫他叫長照巴士啊!」老婆心裡想長照評量可能過不了,「台灣真是讓老人具有韌性啊」。

年輕人和老人的關係,我不清楚,有可能這位老人家是不老騎士,堅持在90歲還照自己的意願過日子?但我更相信,在看多社會上獨居老人的境況後,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在醫院裡,媽媽也遇到往後照顧和治療的問題,申請長照不僅是重重關卡的問題,而是,基本的長期調養往往需要的更多。最後,還是變成每個家庭一本難念的經。

在少子化的趨勢中,主要照顧者好像常落在女兒。那天,我妹妹就帶同事來,一起唱歌,讓躺在床上的媽媽還有運動的機會,而我只是坐在旁邊感動著。

我有位大學同學住在泰國,他說每天黃昏,和90多歲的老媽媽視訊,講笑話、分享、鼓勵媽媽吃藥,是他一天中最快樂的事。他仍不免煩惱著媽媽日漸走向失智。在某個縣府負責長照的同學說他可以找長照,但我想,他也許需要這樣一段時間與媽媽「同在」,正如媽媽需要他。

又有人傳來「40歲以上老人的生活用品」的短影音,我一面看、一面數著家中有多少件了,然後想到,等等,40歲就算老人了嗎?難怪電視新聞裡,20多歲的記者都把60歲的男子稱為「老翁」。

我的同學和報社同事,多半都已跨過老年的關卡,在群組裡面愈來愈多養生、老來生活準備這樣的貼文。我們似乎吐露著同樣的心事──變老是無奈的,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當衝組了。歲月推著所有人,未來是無憂的長壽,還是無盡的長照?

那像是一場海濱的散步,一個人在走,沿途掉落記憶,有我的、有媽媽的、所有人的。

Views: 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