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轉識成智,智光通透無礙

我們在做一件事,就是認清楚我們是誰。也許有人會想︰認清楚自己?自己還不認識自己嗎?……其實,我們認識的自己只是表面。

好比鳥類,牠們要談戀愛、繁衍的時候,要認識自己的功能是什麼,牠們要展翅,想辦法把自己弄得很漂亮、很莊嚴;我們人要認識自己呢,就是我有多少學問,我能夠比別人強多少、厲害多少?在比較。如果自己覺得自己不錯,就開始有自我優越感,然後就是煩惱;如果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就是貶低自己。

認識自己,就是認識四大非我。地、水、火、風,是我們這個身體的組合,還有一個空跟識。我們講四大比較清楚,講六大就覺得,識可能是比較自主性的,而那個空,我們的組合總要有個空間,地、水、火、風、空。認識自己,需要觀照,觀照就叫做般若,般若就是觀照。觀照空,就是觀照我們的六大,它不是一個常相,而是一個無常相,這個六大不是我們長遠的伴侶。

我們的身體裡面,誰是主人?就是這個識。這個識又是分別執著,所以要能夠認清楚,要能夠離開這個識。當我們沒有去做分別執著的時候,那叫「轉識成智」。智就是觀照的意思,就是一個光明照耀。把識轉成智明,智是明的,而且清楚的,這個就變成我們的覺。

當我們這個智照到空──六大裡面的空,它兩個滿合的,所以就變成能夠自在。我們要認識自己,四大是假的,六大是空的,然後在這裡面找到智明的本尊。就像現在我們在禪堂裡,能夠看到整個禪堂的狀況,這就是明,這個燈、這個智明就在我們的六大裡面,它是可以照明的,照明就是清楚的意思,在六大裡面,它是光明的一盞燈。我們禪修,就是把光明點亮,也就是發現我們身體裡面這盞光明、明亮的燈。

如果我們覺得還有問題、照不出去,有什麼東西蓋住了,叫做五蘊蓋住了,我們的光不透,所以要「五蘊皆空」。五蘊是空的,是無常的,它是讓我們的光明沒有辦法自在照耀的東西,所以要「照見五蘊皆空」,然後我們內在的光明可以透天,這個光透出來了,然後照到我們的六根。六根也是有問題的,六根是接引六塵的六個窗口,接引這六種資訊進入我們的思考、取捨。要照見六根、六塵都是空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可以通透通透的,通透到天上去,通透到四方去,四方八面都透了,透光,光透出去了,我們智明的這個智光是可以透出去的,但如果沒有照、沒有照見,它就透不出去。

轉識要成智,把識轉成是一個明,照見六根、六塵、六識都是空的,所以我們的整個智明就四通八達了;然後我們不會說我們就是一個身體,身體只是我們的智明照見的一個東西,身體不是那個智明。智明照身體都是空的。就像現在我們大家看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麼彼此的關係,從這裡,智明就變成無眼界了,這樣透脫出去,我們的意識就不去造作了,沒有什麼東西造作,不造作,我們也就沒有什麼迷惑,統統都照見,一切都是無相的。

生死,誰去生死呢?有這個身體才有生老病死。如果這個身體都被我們看清楚了,又哪裡有生老病死?
認識自己,是認識我們的本來面目。這身體都被照空以後,我們把它理清出來,智明就是無執礙的一個光明體。六大裡面,只有這個識是要轉換的,轉換成照見一切都是空的。我們這個智明,就是照見、覺察、明晰。

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就是一個心。這個智明能夠照破一切變成空,呈現自己無礙的光明體性。這個光明體性是發現、創造出來的,還是我們本來就具足的?其實我們本來就這個樣子,只是我們有眼翳而已。眼翳障住了我們的識別;拿掉眼翳,你就沒有障礙。所以要離相,離相的意思就是說要把它清理好,我們的智明才會透脫,如果沒有把它清理好,就叫做眼翳,看不清楚我們本來具足的這個實相無相的涅槃妙心。

因為幻覺,造成你迷失了無質透明的這份體性。因為習慣性的那種有相的心,障住了我們本來明透的覺性。這要花時間去做。講到現在,大家能不能做?明透的覺性,是不是當下就能夠回光返照?不習慣,有一點知覺,但是不習慣透明無質的這個空性。我們知道法身就是覺性,我們馬上變成法身可以嗎?馬上就契入法身可以嗎?這是我們的,為什麼不能契入?為什麼不能變成我呢?問題在哪裡?我是法身,現在是不是呢?大家是不是法身?所以要經過一番的手術以後才能夠透脫出來。

剛才講的無質、透明的這個體,就是法身,也叫做明體。我們在做的,就是一直相續在我們的智明上,持續性、沒有間斷地讓自己回復到那個透明、無礙無形的本覺,本明,原始無造作的這個東西。這樣講是概念,如何當下一試呢?你要做對,在覺性上下功夫。怎麼叫功夫呢?慢慢地發現它,一點一點、一滴一滴,慢慢地把它認清楚,認清楚以後還要讓自己習慣、習慣,反覆地習慣那個東西,要保任,不要跟那個東西有一點的生疏、不習慣。保任,就像鳥在孵蛋,雞在孵蛋,熱不能退掉,熱一退蛋就孵不出來。

你們坐在這裡,是什麼東西坐在這裡?就是一個覺明在這裡。明覺,覺在明,明在覺。覺明這個東西是現的。現,就是你把眼睛張開。閉著眼睛所現的就是黑黑的,張開眼睛就是光明的,但我們習慣把眼睛捂起來,喜歡過矇眼睛的生活,摸黑。我們這個自明、光明、覺明當然也可以在黑暗裡面,天黑我們也可以看啊,眼睛閉起來,那個覺明也是顯,但是好像有些怪怪的,如果你張開眼睛,現下這個明,跟你那個本來的明是可以接起來的。眼睛是明的代表,把眼睛打開,然後放鬆你的視覺,你就會享受到覺明現的這份覺受。

來源:第341期《有緣人月刊》(節錄自2021年3月22日春季閉關師父開示)

Views: 2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