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宏國
這天,老師在聯絡簿上寫道,兒子在學校推老師,追究原因,「因為老師罰他,讓他晚十分鐘吃午餐,兒子就生氣了。」
我們寫家長回應時提到,從國中起讓兒子晚點吃飯,他都會發脾氣,屢試不爽,建議另外換個方式。當晚老師的回答回來了,說延遲吃飯對兒子是有效的,老師的弦外之音顯然是:「請相信我。」
號稱是全世界最暢銷的一本書,由牧師作家史考特‧派克寫的《較少足跡的路》(台灣譯成《心靈地圖》)提到,「延遲滿足」是心靈幸福的四大條件之一,也是成年人自信、成熟個性的有效指標。一個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是透過經驗、認知、說服和學習才達到的,比如跟孩子說:「你今天不要吃糖,明天帶你去吃冰淇林大餐。」他熬過那一天如願以償後,下次就較願意等待。但像兒子這般特殊兒的心智圖像裡,要教會他「延遲滿足」,尤其讓他懂得接受晚吃飯是一種處罰,還不能升高焦慮發脾氣,我必須承認這是難題。還有「明天」的概念我也教不來,對兒子來說,「明天」到底是什麼意思?
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做過的經典實驗,確實是用食物來進行的,顯然吃是延遲滿足最基本的層次,實驗裡,兒童一樣都要等才有食物吃,但分成可以看到喜歡的食物、看到不喜歡的食物,不能看到任何食物這幾組,實驗發現,能看見喜歡食物這一組比較無法有耐心,等不住,但如果沒看見食物,就較能出現延遲滿足的情況。
從那個實驗猜想在學校裡,當午餐時間到來,(兒子對於吃飯的生物時鐘異常精準),同學把餐盒、飯和湯桶搬出來,他滿心期待,老師卻告訴他因為上午上課他沒有準時進教室,所以要晚十分鐘才吃飯。他一定急了,又羞又怒,大家都在吃飯,為什麼只有他沒飯吃?
心理學家認為,分心策略有助於培養延遲滿足。像是把兒子帶開,不要看見別的同學在吃飯的情景,帶到操場走一圈,或到圖書館找一本他喜歡的繪本,過了這關鍵的十分鐘,再帶他回來。不過到了最後,這樣還算有處罰的意味嗎?
回想有次我在超商真的跟兒子說:「現在不要買蠶豆酥啦,晚一點帶你去吃烤肉。」他歪著頭看我,結果二話不說,蠶豆酥要買,到了晚上,他還記得我要帶他去吃烤肉這件事,兩樣都吃了。
Views: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