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靈鷲山水陸法會的美麗和祝福
走進靈鷲山第 25 屆水陸空大法會,依然在桃園,內外壇環列,寶華之燈和殊勝之幔,但今年,由於桃園的二十四尊觀世音菩薩前來共會,營造一場心內和心外盡皆和諧的盛會,我們就感覺到觀世音菩薩的無處不在,同體大悲, 而眾生皆得寧和。觀音的禱力,也將在水陸法會結束後,給我們一年的馨香和吉祥。
你來過靈鷲山的水陸法會嗎?在桃園巨蛋, 或許,我們曾在會場錯身而過,互以佛號相稱。 或許在外壇,在內壇的圓頂下,我們一起參與佛事,為自己、所愛的人,為祖先和這個世界, 祈求在生的福祉和往生者的超薦。
很好的,活在這個所謂的末世,有太多的紛擾攝走我們的心神,有太多的慾望像鉤子奪走我們的專注力,但在水陸法會,在一期一會的心思中,我們多麼需要這個時刻的寧靜,在這個神聖的時刻中,所有人的心都是向神明開放的, 如果燃燒就代表向諸佛的訴說,是煩憂的消散, 我們等待著法會最終的送聖,沒有一滴眼淚要還給大地。
你的心思偶而從佛事和儀軌中游移,有那麼一刻,你讚嘆著法會中所有顏色和符號營造的,繁複的美學。你或許和我們一樣想像過,一 場水陸法會的完成,是多少美學和藝術家的創意,每次水陸法會讓我們感動的,也是那從微物到巨大整體間和諧的美感,每件微物,每個轉角都有神明的意思。
我們都曾徘徊在英國詩人布萊克的長詩的前四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剎那即永恆。這是首哲學譬喻很深的詩, 有人認為布萊克受佛學影響的版本是《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微物間的永恆,就是在水陸法會中的詩意。
進到水陸法會,放下我們的煩惱,開放我們的感官,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與神明相通靈契,回家以後,感覺我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且把一切的功德殊勝,一切的美麗和祝福,歸諸於觀世音菩薩。
附錄一:今年特別迎請北部 25 尊觀音奉安水陸法會,安座於巨蛋入口處,200 多位跨宗教、宮廟代表及鄉親參與祈福,並共同敲響吉祥鑼, 替法會揭開序幕,也祈願和平共振愛地球、祈福桃園繁榮和諧。
當天的活動,由宗教聯合祈福會率先登場, 由曾獲桃園市傑出藝文團體獎的金鴻醒獅團表演鑼鼓陣、祥獅獻瑞,暖場歡迎貴賓及宗教代表進場,接著請到典樂律國樂團演奏吉祥天音讚頌觀音,現場悠揚樂音,寧靜祥和。
25 尊觀音包含奉安於靈鷲山無生道場的毗盧觀音、桃園講堂、慈護宮、蓮華寺(2 尊)、鎮撫宮、統天宮、鳳山巖觀音寺、桃園明倫三 聖宮、大樹林天后宮、西廟、德林寺(2 尊)、元聖宮、寶仁寺、蓮座山觀音寺、霄裡玉元宮(2 尊)、大湳福成宮、護國宮、竹林山觀音寺(2 尊)、桃園樂善寺、壽山巖觀音寺(2 尊)的觀音菩薩。
促成此次觀音共會的水陸觀音會主任委員蘇家明表示,特別感謝北部地區宮廟共襄盛舉, 讓觀音在靈鷲山水陸 25 周年法會現場共聚,大家共同祝禱與祈福,發揮宗教安定人心的能量, 殊勝難得。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受邀參與表示,今年邀請到不同宗教代表共同祈福,還有 25 尊觀音菩薩海會雲集,帶給桃園平安,這是很深的緣, 生命和平音樂會藉此找到安定的力量,也感謝靈鷲山在法會期間推出「大普施」活動,愛心贊普物資提供給需要的家庭。
靈鷲山心道法師說,水陸法會是為了解冤解業,今年不只結合桃園宮廟,還邀請跨宗教代表一起為地球平安、世界和平祈福,就跟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一樣慈悲,發揮社會和諧的穩定力量。他有感於近來生態不平安,地球暖化造成水災、旱災不斷,因此將在緬甸籌建生命和平大學,為地球生態找到解決之道,也呼籲大家多吃蔬食,減緩地球暖化的腳步。
附錄二:《悲華經》記載:「願我行菩薩道時, 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夠憶念我, 稱念我的名號,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 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
寶藏佛即為祂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 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
附錄三:《觀音讚》:「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又說:「千處祈求千處現, 苦海常作度人舟。」
三十二種應身,典出《楞嚴經》卷六,也就是觀音菩薩三十二種不同的身份,為之說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 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國太子身、人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藥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 那羅身、摩呼羅伽身、人身、非人(有形無形, 有想無想等的變化身)。
在《法華經 ‧ 普門品》,則舉出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身,名目則與《楞嚴經》的三十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獨覺和緣覺)、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毘沙門身
(四大天王之一,印度又視為財神)、小王身、 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人及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
出處: 有緣人月刊262期
View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