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李宜靜 呼吸的力量

撰文.邱辳溱

與心道法師淵源深厚,長居紐約的國際生命呼吸課程老師──李宜靜,以最新的「榮格心理分析師」身份返臺教導呼吸。初見面時, 很難不被神采奕奕、自在親和的她所吸引。語調輕柔的宜靜老師,談到深刻處,字句又顯得鏗鏘有力,能深深感受到,走過內在傷痛後,她溫柔 本質下的堅毅與自信。

李宜靜在多國教導呼吸與靜坐逾 20 年, 2009 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這樣呼吸效果驚人》,一下子就成為暢銷書,因為光是單純的觀照呼吸,就能讓身心安靜和釋放。然而,即使有人上完呼吸課程可以馬上把拐杖丟掉,但隔了幾週、幾個月之後,卻還是會回到原本的狀態。

她發現,雖然呼吸、靜坐能幫助自己覺察與放下念頭,但是,「為什麼這個念頭會浮起?」曾修習奇蹟課程,接觸十二步驟團體療法(註 一)的李宜靜,相信生命的療癒還有一種「無形的、內在更高的靈性力量」,而榮格學院傳單上的文字,深深吸引著她── Your visions will become clear only when you can look into your own heart. Who looks outside, dreams. Who looks inside, awakes. (當你能看見自己的心,你的視野將變得清晰。向外看的話,浮生若夢;向內看的話,生命覺醒。)

「看到那段話,我眼淚就掉下來,那個時候我知道,我一定要到這個學校唸書」李宜靜回想。在督導級分析師與她進行密集的個人心理分析之後,過去對心理學尚不熟習的她,進入了紐約榮格學院,完成 7 年的培訓,成為目前台灣僅有 7 位的榮格心理分析師之一。

呼吸啟動覺察,而念頭來自未見的痛

「人的每個念頭、每個情緒,都在提醒自己,內在有哪個地方還需要更深入的被照顧、被療癒」,「即使用外在的方法,如靜坐、呼吸、正向思考、轉念練習,同樣的念頭還是會一再浮現,因此要『回溯根源』,去看為什麼這個念頭會跑出來?」接觸心理分析之後,李宜靜開始像偵探一樣,追尋線索,去看自己有哪個地方是受傷的。

「假設在團體裡,有一個人我每次看到他都覺得很討厭,覺得他很固執,我一直轉念也沒辦法完全放掉這個念頭。」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李宜靜進一步說明:「『固執』能觸發我的情緒,可能是源自於我小時候所受的傷害,『我需要固執的控制現況,我才不會害怕』,所以這個念頭跑出來, 不自覺的向外投射。因此,『向內看,不是因為我不好,而是我內在是有受傷的地方。』」
「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外面」李宜靜無奈的說,「智慧型手機像是每個人的奶嘴,有情緒趕快塞住,就不用去面對。」我們常聽到「你應該⋯⋯」這種話語,也是自我不斷向外轉移注意力的表徵,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外面,去照顧他人的需要,我們就不需要照顧自己的需要,或是感覺到自己的傷痛,像是「你應該要有小孩」、「你應該要結婚」、「你應該要去看病」⋯⋯。

因為「把注意力放在內在是很痛的」,李宜靜發現,「人從小就會不自覺的建立防禦機制, 不去感覺到自己的痛,才能讓自己在內在不健康或不安全的狀態下長大。」比如有人曾經被性侵,這段經歷無意識地被遺忘。即使如此,傷害的因子仍未曾消失,如果沒有去療癒這段傷痛, 一定會不自覺的傳給下一代,或不自覺的傷害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這種「逃避傷痛、壓抑情緒和念頭的防禦機制」正深深的建立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之中。

以為壓抑了憤怒,它卻寸步不離

現代社會裡奧客、無差別殺人越來越多,「因為壓抑的人太多了!」李宜靜觀察到,「很多人表面上溫文有禮,但其實內在有很多壓抑的憤怒,因為每個人都要當乖小孩。」事實上,我們每個情緒、每個念頭都很重要,如果我們不去觀照它的話,壓久了會形成身體上的傷害,變成慢性病,或投射到外境。

「情緒壓久了,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力量去創造生命的可能性,而且會不自覺的憤怒」──在外面乖巧,回到家卻對家人發洩怒氣;或是到外面像瘋狗一樣爆怒、罵人,但是平常對人客客氣氣,實際上是因為情緒壓抑的很深,裡面有更多的、深層的「恐懼」。

很多人說話聲音很小,代表內在有很深的恐懼,也沒有一個真正安全的地方,讓自己把憤怒發洩出來。「小時候,每一次我憤怒,我爸就很生氣,於是我會害怕,把這類情緒壓在底下。」她回想,「直到過去一兩年,我的憤怒才一層、一層的漸漸展現出來,當我憤怒出來的越多, 我的力量也就越大,我也才能接納包容別人的憤怒。」

「我們都太害怕憤怒了!」李宜靜說,「可是,如果不去感覺憤怒、察覺憤怒,甚至不知道 自己在憤怒,那些憤怒都會在無意識之中,傳給另一個人」她舉例,「一旦壓抑了自己對某個人的憤怒,就會開始無意識的討厭對方,而對方可能會沒有緣由的討厭自己,因為這種憤怒與討厭的感覺,已經投射到對方身上了;這種長期的壓抑憤怒,讓彼此互相無明的厭惡,其實只是因為沒有把話說出來,而人是可以練習溝通的,將心裡的話有勇氣的說出來,人與人之間才能有真正的親密關係。」

她嚴正的說:「所以,憤怒是很重要的課題。」眾多疾病是源自「說不出口或未說出口的話」、「無法真正做自己」,像癌症的人就是心中有未竟之事,慣於把很多情緒或念頭都直接吞進去。「從小就要很乖,才會被父母愛,這樣的家庭教育,讓我們不敢有自己的聲音。」李宜靜提醒,而這種最根本、源自家庭的創傷,就是「母嬰關係」的破壞。

創傷的根源:「母嬰關係」的破壞

 

新生兒剛離開母體來到世界,會覺得自己跟母親是一體的,他分不清楚主體、客體,所以 母親一定要不斷地注意嬰兒、跟他互動,讓嬰兒透過母親的反饋,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和反應,與自己的存在,再漸漸感受到自己跟母親原來是分離的,由此循序漸進的建立「安全型依附關係」。

母嬰關係的需求,一直存在到孩子成年。事實上,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能離開的,但在絕大多數的家庭,媽媽可能忙於生活中的事務,或因為與丈夫或婆家的關係不好,自己的情緒狀態不佳,爸爸也沒有提供協助,這在東方社會特別嚴重,媽媽時常無暇注意嬰兒,即使有了互動,多半也是面無表情的回應。

美國心理學家 Edward Tronick 曾做過的「淡定臉實驗」(註二)發現,當原本開心與嬰兒互動的母親,突然面無表情、不對嬰兒的肢體語言做出反應的時候,嬰兒會立刻感受到不對勁,接著開始用盡方法,企圖喚回母親對自己的回應,如果微笑地手舞足蹈被漠視,甚至會轉為焦慮地尖叫、哭鬧。德國研究也發現,當一個嬰 兒喝奶,卻沒有被懷抱著、撫摸著,是無法活下 去的。

當嬰兒對外界做出反應,父母若能馬上回應,就能讓嬰兒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被在乎的,被看到的,如果無人理會、安撫,親子間就無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只是,無法安全依附的孩子長大之後,依然會想方設法來得到父母的關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孩子會無意識的認為『我一定要很乖、功課一定要很好、長大一定要賺很多錢,很漂亮⋯⋯,等到我做到了, 爸媽就願意多看我一眼』,這就是現在社會的現狀。」李宜靜沈重的說。「有的人,甚至會不停 的關心別人、照顧別人的感受,不停的付出卻忽略自己的感受,只為了讓別人需要我們,才能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存在感。這種『共依存症(Codependency)』就成為全世界人際關係障礙的課題(註三)。」

舉例來說,「關係上癮」就是一種共依存症,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是兩個有殘缺的人, 互相照顧對方缺乏的那一部分,換個角度說,就是一起沉淪。如果兩個人都能夠獨力成長、彼此陪伴,這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如果依附在一起,那只是填補彼此的匱乏。這個「癮」症,在 東方國家尤其是非常非常明顯的。

扭曲的社會:追求成就只為獲得關注

「在這種互相依附的關係之下,孩子完全不懂得什麼叫做愛自己、照顧自己、接受自己。 因為媽媽從來沒有真正照顧孩子、關心孩子,只給了基本生存所需,讓孩子不要死掉,又反過來跟孩子討愛。孩子對『愛』沒有正確的概念,他學到唯一獲取愛的方式就是──我給媽媽很多很多,媽媽最後終於給我一點點肯定、一個微笑, 對我說『好,不錯』──然後孩子就繼續拼命。」李宜靜繼續說。

「現在社會扭曲的現象,都是因為母嬰關係『篡位』了,應該被照顧的孩子變成了媽媽, 媽媽卻變成了被照顧的小孩。每個人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我必須要⋯⋯』,然後不斷的證明自己,住的房子多貴、工作職位多好、 出門用名牌包⋯⋯,都在追求這些東西。」

「如果人們對自己不了解,會深陷於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媒體播出譁眾取寵的新聞,職場裡大家都好來好去,事實上沒有人是快樂的,因 為每個人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外界,而沒有放在自己身上。」李宜靜深入描述,「環境污染、破壞, 就會沒人在乎,因為人們會想著,我就是要錢! 我就是要上位!失去自由、失去環境無所謂,我 只要有錢。但『只想要名利,其他都不在乎,不惜犧牲掉,是一種匱乏,就是生活中沒有愛。』」

「在無愛的生活裡,很多人活不出自己的價值,撐著身體是為了爸媽,不為自己而活,不 清楚自己要什麼,也不重視自己的健康。」李宜靜特別以電影《血觀音》為例,「因為內在的匱乏,爸媽要錢孩子就想辦法去賺,像棠夫人這種用『我是為你好』為名的控制教養,孩子必須壓抑實則憤怒的內心,漸漸的,人跟人之間的基本情感連結也就此消失。但父母自己也往往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因為他們也在同樣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父母從一開始,也就是受傷的孩子。」李宜靜談到,這種「身不由己」的內在黑洞,在社會裡代代相傳,如果要治癒,需要被「重新養育」。

填補內在黑洞:心理師陪伴治癒創傷

李宜靜說明,「重新養育 (re-parenting)」的 parents 是父 母,parenting 是養 育,re- parenting 是因為母嬰關係被破壞,必須要回到母嬰關係來治癒。而心理分析師就像母親一樣, 不斷地注意自己、感受自己。人們沈溺在各種依附關係裡,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自己內在的匱乏,越沒有勇氣,越需要專業的心理師能給出「有品質的陪伴」,在安全的環境下讓個案被「重新養育」。

「在正常的母嬰關係下,孩子的天賦會慢慢綻放出來,自然地產生自信。這份自信是『看到和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以前我們只想看到自己的優點,但是,人有優點也有缺點,那又何 妨,這就是我。」李宜靜說。

即便個案剛開始會有很多內在投射,想要討好心理師,或假裝自己沒事,甚至投射出內在對父母的憤怒,來攻擊心理師「你當初竟然這樣對我」,專業的心理師就要道德嚴守界線,更穩定的支持個案。

缺乏專業支持,則容易陷入「自我欺騙」。 有的人好於尋求上師跟隨,覺得自己這樣就是在修行,但實際上,他只是在找可以依附的「爸媽」;有的人則是嘴巴上說「哦!我修的很好。」看到別人仍輕易論定「你這個人就是⋯⋯」,腦袋不斷的去批評別人,或在人際關係中遭逢阻礙,跟人互動流於表面,都是因為創傷還在。

在臺灣,與心理諮商師會面往往會害怕被貼上「我有問題」的標籤,李宜靜強調,「在美國,很多檯面上很成功的人士,他們都在見心理師,他們也需要心理師長期有品質的陪伴,不然每一個人自己內在的受傷小孩很容易扯自己的後腿,而無意識的將自己的事業或家庭毀掉,同時,心理師的陪伴,可以幫助一個人將自己的創造力與潛力真正的發揮出來。」在西方社會,見心理師就像定期洗牙一樣正常,「因為每個人都有黑暗面,也就是我們有傷痛的地方,這些黑暗會吞噬自己、扯自己的後腿,所以很多人會大起大落,讓未被療癒的痛苦把自己毀掉。」

換個角度說,「今天不是因為我有神經病, 才需要看心理醫生,是因為我需要有穩定的陪伴,於是,我可以發展我的潛力,我可以把一切 做得很穩定自在。」「如果我沒有見心理師,我今天不會有辦法坐在這裡,跟你談這些事情。」李宜靜義正辭嚴的說,「我現在仍然一週見心理師兩次,心理師本身不斷的被支持、被療癒是很重要的。雖然臺灣沒有很多心理分析師,但身為一個心理師,我會建議大家找分析師,或找一個心理諮商師好好地談。」

「如果我們在一個安全的容器(指個人與心理師的陪伴關係),憤怒的力量得以出來,這股力量會成為一個人很重要的創造力和潛力。當一個人的情緒無法流動,內在有侵略、攻擊、憤 怒的能量,情緒壓抑、阻塞了,反而造成很多社 會問題」,李宜靜談臺灣的黑心食品,就是因為創傷未癒,人跟人之間失去了愛的連結,整個心門都是關起來的,傷天害理才能無關痛癢。

走過傷痛、看見愛:找回內在力量

「一定要去感覺曾經所受到的痛苦,才能真正的療癒,才能走過傷痛。」李宜靜平靜的提到,「以前我們把痛苦冰封,那些『冷凍的情緒、冷凍的傷痛』我們當時無法處理,所以凍結在體內,即使坐禪、呼吸得到表面的平靜,但傷痛還 是會一直冒出來。」

李宜靜深切地說:「如果我們沒有去面對我們的傷痛,整個社會就會一直沉淪下去,我們一定要去面對自己內在的傷痛,面對傷痛才能真正由內而外產生力量,才會真正看見自己最原本的存在,回到『心寧靜』。」

榮格曾說唯有自己走過的,才能幫助別人。李宜靜走過傷痛歷程,更踏實地走在療癒之路, 助人也助己,找回自己內在的平靜,也看見面對生命有更多選擇。此時,她已走在讓天賦自由的路上,而她每一刻的生命,正由內而外的煥發光彩。

註一:源自 1935 年戒酒無名會提出的「戒癮十二步驟」,包括:一、承認自己的無力;二、相信自己有內在的力量, 幫助自己恢復健康;三、下決心將自己交託給內在的力量進行改變;四、真誠而勇敢地檢視自己的內心;五、向他人坦承自己的本性;六、準備欣然改變;七、誠實謙虛地努力改變缺點;八、列一張名單,寫下曾傷害過的人,並決心補償他們;九、在不會造成二次傷害的前提之下,補償曾經傷害的人;十、繼續檢視自己,迅速糾正自己的過失;十一、藉由祈禱或冥想,與自己的精神力量結合,幫助自己成長;十二、將上列原則應用在生活的所有層面,並且與他人分享。
註二:「淡定臉實驗」影片可參考 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42896。
註三:「共依存症」可參閱梅樂蒂 ‧ 碧緹(Melody Beattie)的著作,中文譯本有《超然獨立的愛》、《愛我,就不要控制我:共依存自我療癒手冊》。

出處: 有緣人月刊262期

Views: 14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