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撰文.呂政達 插畫.黃靄琳

心無所依,還原到本來具足的清淨無染覺性上,那是人人本有的桃花源              ──心道法師

我常常好奇,無論是修身或是修心,呼吸都很重要,但這世界上第一個修行者怎樣發覺呼吸的力量?

佛陀或者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數息觀,都是源遠流長的呼吸法長河的重要主流,呼吸包納生命的全部,也包納這個宇宙的寓藏。

我們每天都在呼吸,呼吸如此天經地義, 呼吸法也是禪修的重要方法,在「五停心觀」裡的數息觀,智者大師把呼吸要門分為:數、隨、止、觀、還、淨,稱為「六妙門」。

數息,就是先數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數, 從一數到十,又重頭反覆數,務必把呼吸數成一道不斷的流動的氣息。把數息練習成一條長流, 但河的流動是無心無念的,那也是我們修行最終要達到的目標。

不要以為數呼吸很簡單,當雜念湧起,你就感覺心怎麼亂成這樣,還懷疑自己到底有無修行的根器。我訪南管的王心心老師,感覺上她已屬安靜之人,卻說她每次數息,還是會亂掉,當 你從一數到十都做不來時,挫折感是極深的。臺灣某位電視弘法的法師,主張為了避免單調,可以數到二十,一百,我自己還曾數到一千,可能 人真的是喜歡累積東西的動物,可以參考。

回到數呼吸數,這是一個清楚的下手處。六妙門難在後面的止觀還淨,心道法師曾在《停心》這本書提到,「『止息』不是要你『停止呼吸』,『止息』是『惟息』的意思,是要你心止於息,心念只在呼吸上,就像鳥棲在樹枝上, 對這隻鳥來說,樹枝就是牠的『居所』,心念棲止於息這個『所』上,當然也就專心一意了, 如果你做不到專一,你的心念又從息所飛走了, 那就不是『止』。」

「觀」則是「照見息」。舉例來說,呼吸是鼻子的動作和結果,最後要修到你的鼻子和氣息合而為一,就像大腦和思想的內容合而為一, 最後兩者皆無,我們最後自然要忘掉數呼吸的念頭,心無所依,還到清淨本性。

心道法師如此說道:「『數、隨、止』是定的修練,會讓你的心不散亂、專一,再要進到『觀』,能觀亦無自性,本無觀心,故返本還原, 才是還回到你的清淨本心,『所亡』而『能淨』, 就是『還門』,這時境智雙亡,返照回本覺, 心無所依,妄念不起,還原到本淨上,則是『修淨』。涅槃寂靜的『還淨』目標修下去。從『所』進入『能』,由『能』進到『還』,再到『本淨』。這也就是數息觀的法要,由止和觀,還回到本源上,轉到『淨門』時,不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而是要心無所依,還原到本來具足的清淨無染覺性上,那是人人本有的桃花源。」

「數息觀,對應的是散亂,停止心的散亂, 也才能停止業的牽絆和堆累,然後找到一條回家的路。我說的是真真正正的家,而不是心識塵根所設想的那個家。」

「平常我們只知道呼吸,卻不覺得呼吸能讓我們從『所』到『能』,再返『還』,到本『淨』。用前面曾探討過的『太極』和『無極』的方式來說,當我們在數息、隨息、止息時, 是在『太極生生不息』的層面,要到了『觀息』才到『太極』,到了『還』是反本溯源的『無極』以後的事,再到了『淨』,淨是妙覺,是靈光, 才現圓滿覺性現前。」

這段話,濃縮禪師數十年修呼吸的功課, 在日常生活裡的修練,則只要記住,心情浮亂可以來試試數呼吸,如果我們持續下去,心地靜了下來,數不數呼吸就沒那麼的重要。

如何將心擺在呼吸上呢?這是個簡單卻重要的問題,一個重要基本原則是:要輕鬆!不要一味計算著成果,要很輕鬆地覺知呼吸的進出。眼睛自然地張開,不用閉眼睛。全身放鬆,挺直 背,放鬆肩膀。一直將心擺在覺知呼吸上,不 用專注在鼻端的一點。記住,讓你的身體放鬆, 讓心念放鬆,也是數息觀的效應。

出處: 有緣人月刊262期

Views: 32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