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顏靜
進到靈鷲山水陸法會第3天,就已減少6,947 個一次性餐具、777公斤碳排放量,相當於種了66棵樹!其實,第一天垃圾量就大幅減少,幾乎達一大半。
配合今年水陸法會主題「靈性覺醒」,重點在於觀念的願意改變,不要只求自己方便,從簡單的開始,從減少垃圾開始。現場完全配合,沒有一次性餐具,所有攤位用餐區都是循環餐具,可以租,用完也不用洗,有回收站,幫忙專業洗淨及消毒,繳回用過餐具時,就退還你「押金」。
因此,大家也很歡喜。因為以前在現場洗碗也是很困擾的亂象,人多洗手台少,動線不順暢,用水也是很不經濟,洗手台容易糟亂。現在有專業回收,使用者不用自己洗,所有附屬空間問題都簡單而清爽的多。
有沒有想到,這些種種,就是靈性生態的行動實踐。是水陸法會主辦方將靈性生態細細分解,在行動中覺醒,就是這樣啊。我們,何須把靈性生態想的太艱難。
水陸法會呈現一張「靈性生態—生命和平教育模型」的圖,就像是一朵花的層次,核心是靈性生態,環繞佛學院、設計學院、永續學院3 個花萼,分別代表靈性覺醒、行動實踐和生態教育。繞著核心,這朵花如同曼陀羅般同時旋轉,同時都在,身心合一、綠色行動和自然生態因此也旋轉著,形成古代煉金師所追求的玫瑰花園圖騰中,最炫目的一朵靈性生態之花…(全文請參閱第346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