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顏靜
聽說那家火鍋店很好吃,又是吃到飽,很划算,早早就去訂位。但人才坐定位,服務生就事先說:「只能吃 90 分鐘,20 分鐘前會通知。」
我說:「不是說要推行慢食運動嗎,這樣趕, 連胃都來不及消化,算是慢食嗎?」友人看著 我,好像把我當成外星生物,一點都不懂地球的規矩:「在臺北生意好一點的餐廳都有時間限制的。」
後來,我不記得那家火鍋店的味道,只記得一直一直的趕,還要排隊跟客人一起搶食,填了一個肚子的食物。
退到街坊巷弄裡找慢食店吧,在行天宮旁的小巷子裡,聽說有家日本料亭極有風味,乘興前往,卻看到小店前也貼了告示,由於近來客人眾多,該店也改成限時一個半小時。
看來,和時間賽跑、和自己的胃過不去的風氣是會傳染的,於是,自己也加入了趕食隊伍,在城市的生活中,越來越懷念禪師所提倡的「慢慢地吃,慢慢地生活」。
上個世紀 80 年代從義大利興起的「慢食運動」,重視食材、烹調技術和食用的環境,但慢食運動和禪一樣,進入到繁忙的工商社會就變成和鄉愁一樣的遙遠。讀過禪宗公案的讀者也許嚮往那種機鋒有不著邊際的對談,但在現實的溝通裡,絕少有人能那樣的談話。對於進食, 也如是觀。
都市餐廳的進食環境多半誘使顧客快快吃, 因為翻桌率越高,餐廳就越有利潤。這樣的條 件下,我們想在都市裡過一種禪食的生活,一 則退到家中自己做飯,抑或是調整自己的心態, 在短短的進食時間裡盡可能讓心慢下來。
把進食當作一個讓心簡約的運動,其實, 可以從「減味」開始。我們對味道的要求都太重、太多口味了,我看到一位出家多年的法師講經講得頭頭是道,但隨身都自備一罐麻辣醬, 吃素麵素飯都要加一匙,覺得這樣舌頭才過癮。其實,淡味才是精進之心。
宗哲和尚是日本鐮倉不識庵的住持,出版過幾本精進料理的書,多半讀者是在這類料理書中尋找豆腐、菜頭、蔬食的多口味的料理方式, 但宗哲和尚說:「淡味才是最致之味。」能夠慢慢的吃極淡之味,味蕾淺嚐即止,如同禪師的欲言又止,多說就不是話頭,「進入禪堂後, 每天三餐味覺覺知洗鍊變得純粹,如同剛出生的嬰兒,回歸到純粹無染的狀態。」
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所以,慢食還不是禪的心,禪食之心,要從味道簡約做起。
減一味,其實是現代人的難事,我們想進到禪的世界,可以從慢慢降低感官的刺激起修, 每一天,每一餐,嘗試著「減一味」。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4期
View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