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無限廣大時空的緣結對話

撰文.陳瑞貴 插畫.阿怪蜥

許多寺廟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法會、各賦予不同意涵,目的都在使參與者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安定。一般參與者在乎是否滿足心理需求,例如老天保佑、鬼魅遠離、祖先安住、全家平安,對法會的深層意涵可能不感興趣。

當然,有些寺廟會尊崇古法儀軌及法會的嚴肅意涵,並規範參與信眾的態度行為,提升對法會的正確認
知――靈鷲山水陸法會就屬於這種嚴謹類型。

靈鷲山水陸法會並不是我首次參加的法會,但我卻獲得深度自我內心對話,且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殊勝機會。

「拿香跟拜」的懵懂信仰

孩提,隨著大人們拿香跟拜,除了逢年過節和祭日慎終追遠外,逢廟見寺也合十禮拜,祈求平安。

所有神明都擁有無所不在的至高神能,主祀是何方神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拜有保佑」!疏忽了,會觸怒神明,搞不好會受罰,比老師還嚴厲呢!大人們千叮萬囑,不容置疑!

懵懂的信仰是不知所以然的。從幼稚園開始吧,每次入學填寫學生資料,有一欄「宗教」必填,大人們都說填「佛教」,但越長越迷惑:

其一,經常拜的不是佛菩薩,是各種神明,包括天公、土地公、五路財神、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天上聖母、華陀星君、月老、三太子、虎爺等,且舉凡應考、發財、戀情、平安都可祈求;

其次,主祀可能是各種神明,而釋迦摩尼佛、彌勒佛、觀世音菩薩成為陪祀;

其三,逢年過節與祭拜先人應是民俗信仰吧?那麼,該填寫什麼「宗教」?佛教、道教都拿香、合十拜拜,填寫哪一項其實都不影響對神佛的虔誠、尊重與祈福。

這種懵懂蠻隨緣…(全文請參閱第346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