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水陸,讓靈性生態像呼吸

撰文.李自然

今年的水陸法會,將會是更深一層的靈性生態,跟著心道法師的願力走,走回我們的生活。

心道法師呼籲,最理想的靈性生態,就是讓主張回到生活面,讓靈性生態和呼吸一樣的自然,像每天要喝的水,一樣的潔淨。妳會忘記呼吸嗎?

當妳來到桃園的水陸法會,妳自然的感染著靈性生態的氛圍。今年水陸陸法會東大門推出「靈性生態」互動區,分為

1.帶著覺知過生活:測您的日常習慣,還可獲得「飲食覺醒生活家」獎狀。

2.如何在水陸法會實踐靈性生態:響應租用循環餐具、袋袋相傳、回收升級。

3.全球靈性生態啟動:共築世界靈性生態村,一起成為基地的主人。

每一餐、每一次選擇,都可以是愛地球的一份善業。結合著素食、小農、循環經濟、生態自足和保育。

輕鬆的,妳是靈性生態家。妳也是環境友善家。

檢視靈性生態的覺醒模式,此時我們就會明白到生態意識的本質即是靈性。大衛.金斯利(David Kinsley,1996)強調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他總結「靈性生態學的十項原則」,包括有:

1、自然具有內在價值
2、人與自然的聯繫
3、生態中心視角
4、尊重多樣性
5、共存的生態道德
6、永續性
7、簡樸生活
8、環境的神聖性
9、感恩之心
10、教育與覺知。

這十項原則強調了人類對自然的責任,Kinsley認為「靈性」應被納入生態保護的教育與行動中,這些原則旨在連結生態保護和強調靈性價值。

佛教方面,心道法師自2016年倡議「靈性生態」的觀點,他提出:「靈性即生態,生態即靈性,生態跟靈性就是一個,一切萬有都是從靈性來的)。心道法師為何要提出「靈性即生態」呢?因為,生態失序了。

種子是按照四季的時節而生長的,種子就是記憶,也就是DNA。現在種子的記憶亂了,無法繁殖,物種就將會走向滅絕,物種滅了,人類也就沒有糧食,最後人類也會滅絕。再加上人類歷史上不斷製造的戰爭,更加速了地球暖化,尤其核子彈更能直接毀滅整個地球生態與人類。因此,靈性生態學認為人類、靈性與自然之間達成平衡,才能帶來地球的福祉,其關鍵是「人類必須做出改變」。

《華嚴經》詳細描繪了佛陀過去菩薩因地修行所積累的功德與最終圓滿的果位,如同盛開的花朵般莊嚴璀璨。心道法師指出:「『華』的意思,就是智慧,『嚴』的意思是排列組合,華嚴就是用智慧組合的世界。」華藏世界的一切如同因陀羅寶珠網的呈現,寶珠之間的相互輝映,光光相照,形成重重無盡的世界。

因陀羅網和緣起法共同反映出一種「去中心化」的觀點,強調一切萬物的相互關聯性。以下,謹提出心道法師對《華嚴經》的部分思想內涵:

[華嚴法界觀] 華嚴世界又叫做「珠玉相映」(即因陀羅網),意指一切都有關聯「因陀羅網」的概念,經常被運用在生態學之中,強調萬物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說明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獨存。華嚴法界觀透過因陀羅網的譬喻,表達萬有之間的相即互入、互為因果的關係,並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來說明世界的一體性和整體性,意謂生態系統是相互作用下整體,而每一個個體都體現出整體。換言之,所有現象都源自於同一個存在基,所有事物都存在於其他事物之中,並不相阻礙。

來到水陸法會,我們知道了我們也要做到了。

Views: 5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