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索達吉堪布
現在城市裡的很多人,天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像螞蚱一樣漫無目的,根本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我曾看過一本書叫《本性論》,在 70 年代非常暢銷,書中就說:「人到了 35 歲才會反問自己:我活著到底是什麼目的?」如今很多人不懂前世後世,對金錢貪得無厭,成天為了自我而奮鬥,從來也沒有想過對社會付出。這樣的人雖然表面上看似快樂,其實內心的痛苦非常大。
聽說英國有一對老夫婦,他們的別墅值一億人民幣,而且在法國還有一座莊園,每年光是維修的費用就要 200 多萬人民幣,即便如此,他們過得一點都不快樂。實際上,7、80 歲的兩個老人為了這樣的生活而操勞,真的不一定有很大意義。不過,人一旦陷入這種境況,價值觀被很多虛幻的東西包裹著,自己往往不容易察覺。
就像現在不少人為了房屋與錢財奔波,一輩子都心甘情願、樂此不疲。而在古代,儘管物質條件沒有現在豐富,住的環境也簡樸寂靜,但他們內心的寧靜愉悅,遠遠超過現在很多人。所以,當今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確實值得反思…(全文請參閱第344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