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瑞貴
當討論議題時,經常喜歡邀請該議題的專家參與,為的是可以有共同的語言且更能深入探討,這是一種專精探究的慣性作法。
然而為了深入化,經常會忽略或排斥了不同的觀點,終究無法使問題獲得全面性的了解與解決,例如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不單純是經濟問題,還涉及到政治、政策、科技、社會、文化、教育、法律、心理等等各層面的問題,因此需要考慮到各面向的影響及程度,若此才能獲得有效的發現與解方。
無我的整合觀
法國學者朱文納勒(Bertrand de Jouvenel)針對未來問題的探究與解決,曾提出「預測論壇」的想法。他認為預測論壇是一種觀念市場,可以有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聚在一起,把各種對未來的臆測、想像蒐集起來、討論,再去做比較廣泛全盤的預測,最後在於創造一些可及又可望的未來形象。
他也提倡「討論的政府(government by discussion)」,對於政策性的選擇可以讓廣大的民眾參與抉擇的辯論,再做出決定。這才是真正的廣納民意!
這種跨學科、跨領域的科際整合作法,不只限於學術性議題的使用,是可全面向使用的,例如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開拍前,導演 Steven Spielberg 聘請了一群專家、學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都市計劃師、建築師、發明家、作家等,研究人類在 2054 年所有的一切,從醫學進步、交通方式、都市計劃、藝術到武器、電子產品等。
因此電影中所呈現的人類生活,絕非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有科學家及未來學學者嚴謹的科學根據,對於未來人類世界的推演。
這種作法主要針對某一個特定議題,嘗試從不同領域產出趨同的觀點。
例如針對一座城市交通系統的建立,道路設計、都市規劃、交通工具、環境保護、建築/城市景觀設計、區域規劃、系統性電子科技、藝術美學等專家都需要參與,他們的觀點肯定會有不同,甚至相悖。
但是在反覆討論與腦力激盪過程中,最終可獲得大家可接受的未來都市交通系統全貌的整合觀點。這種觀點不是某一部份專家的,而是整體的;這正是一種放棄絕對「自我」,追求相對「無我」的整合觀點。
整合的靈性生態觀
生態問題在過去半世紀甚至更長久之前就是被關注且不斷被提醒、警告的議題。
心道師父超脫了世俗的討論,直指今日生態的根本解方就是「靈性生態」。
地球萬物均有靈性,唯有人類靈性覺醒,藉由禪修,體認到萬物同源,才能創造一個安定的磁場。心道師父認為,沒有一個「我」的主體,只有一個業力的「我」;有「我」的存在,就是有物質面的存在。
有了物質的家就永遠糾葛不清,也就有了障礙;所以要回到靈性的家,靈性的家就自在。禪修就是回到靈性、 最原始的自己,也就是藉由靈性的覺醒臻至靈性生態的實現。
「靈性生態」將會是靈鷲人未來內在的教育、修行與生活,以及外在的社會連結、合作和共識建立的主軸。
若此,所有靈鷲人就有了共同的語言:「靈性生態」。
個人從修行、生活、工作、舉止行為以及與人互動都是在體現「靈性生態」。未來社會接觸與各種活動的舉辦,均以「靈性生態」為主軸,亦即除了可能的專業議題的研討,或許可邀集更廣大跨領域的專家、學者、團體、公民營機構、政府部門等匯聚一堂,直接進行各種形式的「靈性生態」整合性 議題及解方的研討、溝通與合作。「靈性生態」不再是議題的一部份,而是全部!
來源:第314期《有緣人月刊》
(本文作者曾任淡江大學副教授,未來學研究所所長,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編 輯,「明日世界」雜誌總編輯,美國世界未來學會專家會員。著有《把握當下,前瞻未來:變遷未來的因應之道》,《未來學》 (合著)及《千禧未來》(合著)等書。)
View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