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以食物為法 – 沙拉:禪的味道

撰文:呂政達

一盤沙拉其實是食材的圓通法門,是味道的開悟和正念

出自《楞嚴經》最動人的篇章,佛陀為向阿難講演開悟三摩地之道,要身邊的二十五名菩薩各自闡明開悟的圓通法門,經文如此記載: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有了這番「各言爾志」的演說,後世的佛門弟子才領悟到,從六根、六識到七入,都能有各自圓通的開悟法門,觀想著無常而得證悟,也才留傳下觀音菩薩「聞盡盡聞」的耳根法門,日後心道法師得能遵循耳根法門闡述「寂滅修」。

試想,一名廚師望著他手邊的食材和蔬果,各有各有滋味,各有各的養成歷史, 也許種類超過二十五種,散發著五顏七彩,他溫柔地看著這些蔬果,想要做一盤可口營養的沙拉,但那些食材適合加進那些食材間呢?這樣的味道是和諧還是突兀呢?重要的是,吃這盤沙拉的人的身心靈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慰藉呢?一盤沙拉其實是食材的圓通法門,是味道的開悟和正念。

蕃茄和小黃瓜,各自如何「從何方便,入三摩地」?一名廚師看著他的食材,從心底喚起了欣賞和尊敬的情感,就如當年佛陀世尊要菩薩大德們各自發言。

又譬如是佛陀世尊在靈山會上的講經,他從座中升起,身後發射出正念的光芒不可直視,所有的菩薩偏袒右肩,歡喜讚嘆。我們後世的弟子讀著佛經的開頭,一一寫過那些菩薩的稱號,奉請八金剛和四菩薩,奉請金剛眷菩薩,金剛索菩薩,金剛愛菩薩,金剛語菩薩。將那份奉請的心轉換到餐桌來,當我們捧著一盤諸味奉請的沙拉,應該升起同樣的歡喜讚嘆,這些食物將以一種和而不雜的滋味和種種顏色,犒賞我們的身體。

如果一盤沙拉裡有二十五種不一樣的蔬果,那像不像是二十五位菩薩的心意呢?在《金剛經》美麗的開頭,佛陀世尊從黃昏的城中托著食缽乞食歸來,入舍衛大城次弟乞已,飯食已畢,他就將升座講經了。剛才食物的味道一定還留在他的感官中,在他的胃中等待一起聽經,我們也可說,那諸味雜陳的佛陀的飯缽,就是一種沙拉的形式。

一九二四年墨西哥廚師凱撒發明的那盤沙拉,應該是近代歷史上最出名的一盤沙拉,但每位廚師都儘可依自己的心意和法門來製作這盤沙拉,只要味道是可口的,那就像是二十五名菩薩有二十五種圓通的法門,如同佛的三千法門,一樣通往不二的法門。

每種蔬果都各有根器,酸的檸檬苦瓜甜的小黃瓜和辣椒一起進到盤裡,就像我們收看電視現場新聞節目,突然湧進來各種左派和右派的聲浪,這些食材有著不同的基因,不同的來自泥土的歷史,有的耐旱,有的必須大量的水灌溉,有的早熟有的需要一季的陽光飽滿,但很快的,當它們一起做成了一道沙拉,我們就會吃出一種融合過的滋味,說不出是酸也參雜著此起彼落的甜味,也許,我們就將沙拉稱為一道禪的滋味。

禪宗的公案,也是一盤沙拉。君不見一句「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就引發了諸味並陳的回答,但讀過所有的禪宗公案,在無可奈何之處,幽幽的,也變成了一個統一的味道,一種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說不出來的味道,你怎麼說都不中,禪和沙拉一樣,只要你說得出來,那就不是究竟了。

Views: 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