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紫式部
隨著歐洲嚴冬即將到來,俄羅斯又切斷了的供應,能源吃緊,世界各國的核電廠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在法國,原本已經停止運作的核電廠,又重新延長使用期限。對於生怕核能災難,喊出無核家園的世界各國來說,這無異又是兩難的抉擇。
然而,核電廠真的就比較便宜,或者比較環保嗎?一年前有篇報導,仍值得我們深思。這篇報導首先提到,數字讓人懷疑,人類是否的確在認真應對氣候危機。在《全球碳項目倡議》報告中,研究人員提到2021年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將增 4.9%。報告指出,的確,因新冠疫情,去年排放量減少了5.4%,因而,新數字中含預期的反彈效應,但這一效應並不那麼顯著。由於能源部門依舊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戶(佔比 40%,且呈上升趨勢),氣候大會COP26首先聚焦於此:如何讓電力變得更環保?
不少人強調,應擴大核能。核電的支持者稱它是氣候友好型能源,或者至少是一重要過渡技術。數星期來,網上充滿這樣的說法:”反核能就是反氣候保護”;”不支持改進核能,就不是全心全意支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者,”誰若不想談核能,就請對氣候變遷問題閉嘴。”;甚至還有人堅信:”核能勢將東山再起”。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核能無排放?
不。核能也會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能源是全無排放的。鈾的提取、運輸和加工過程會產生排放。核電廠漫長而復雜的建設、拆卸過程中也會釋放二氧化碳。最後,還必須按照嚴格標准運輸及儲存核廢料–這裡也有排放問題。
利益集團–如奧地利咨詢公司 Enco–聲稱,核能零排放。該公司為荷蘭經濟事務部撰寫的一篇研究報告便善意看待核能在荷蘭未來能扮演的角色。報告稱,”選擇核能,主因在於其供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無任何二氧化碳排放。” Enco由核能機構專家創立,並與核電利益攸關者合作,因此,絕非全無私利。
“未來科學家”(Scientists for Future)研究團隊在世界核能與氣候大會上公布報告中則有以下結論:”考慮到當前整體能源體系,核能絕非二氧化碳中立。”
德國之聲採訪了該報告作者之一的柏林工業大學教授威勒爾(Ben Wealer)。他批評核能的支持者”忽視眾多因素”,例如,核廢料永久儲存庫的建造和運營、核廢料的運輸以及核設施的拆除。
德國之聲能看到的所有研究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即:核電並非無排放。
核電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
在這裡,各種計算結果之間有很大差異,原因是,它取決於是僅涉及狹義的能源生產過程還是涵蓋核電廠的整個生命周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在2014 年的一份報告中給出這一數字:每千瓦時排放3.7至110克二氧化碳。威勒爾就此表示,長期來,人們假設核電每千瓦時平均產生66克二氧化碳,但實際值要高得多,原因之一是,法規(如安全方面)更復雜,導致新系統比早期系統釋放更多二氧化碳。
View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