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靈魂的選擇題

撰文.楊宏國

拿不定主意的事情,真的很多,從上那家館子、旅遊計畫,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換工作,都算。當我們久久無法下定決心,猶豫不決時,可能是資訊不足,也可能是風險太大。

當心意開始搖擺,要做出某種決定時,其實總會順從自己的想法,要把自身的利益做到最大值。心理學家卻說,說不定「自己」就是決策時最大的盲點。

美國賓州大學的Katherine Milkman和Dolly Chugh歸納出「最禁得起考驗的決策策略」就是,降低我們的本能偏差。本能告訴我:「唉,我如果換了這個工作,這一輩子就完蛋了。」也許,最後事實證明,最正確的決定是趕快遞辭呈走路,但「本能的我」卻百般猶疑,不敢輕易言變。

研究者建議,想事情時,我們必須「考慮外在者的觀點」、「想想跟自己唱反調的意見」,也就是除了「你」在下決定外,最好想像有個「不是你」(anti-you)和你在幫忙拿定主意,那或許就會是最好的決策。

這個「不是你」的思考練習,沒有「你」想得那麼容易。當然,也不是把「你」所設想的「你」顛倒過來,就叫做「不是你」,沒有人會天生的擁有「跟自己唱反調」的思考方式,那應該直接稱為「自虐狂」。然而,不妨這樣想,如果「你」總是拿不定主意,「不是你」會不會比較容易辦到?

美國玩具業流傳這樣的故事。1950年代,加州一家小小玩具公司的老闆露絲(Ruth Handler)接到一通電話,跟她說才成立七年的ABC電視公司要開闢一個給小孩看的電視節目,問露絲要不要來贊助上廣告,全年的贊助費需要五十萬美元。

五十萬美金,其實就是這家小公司的所有產值,如果投下五十萬,這家公司就會面臨發不出薪水、沒辦法開發新產品、被其他玩具業當成笑話,連下個月電費都付不出的困境。露絲的直覺反應是一口回絕,但內心裡那個「不是她」的「她」卻跑出來回答:讓她考慮一下。

露絲找來公司的另一個老闆,也就是她的丈夫艾略特商量,還是無法輕易決定。她又找來管財務的Yas Yashida,詢問如果決定贊助這個新節目,公司會面臨那種狀況?財務長跟她說:「沒錯,我們會破產,變成業界的笑話。」這時,決策已進入了「別人的觀點」和挑戰的階段,「不是你」、「反對你」的角度都考慮過後,這個決策會更加的禁得起考驗。

如果是現在,上電視廣告不會如此天人交戰,但1955年的電視廣告毫無先例可循,也沒有其他玩具公司做過廣告,對露絲來說,這確實是萬難的抉擇,無論她選擇了什麼,都得放棄掉一些什麼東西。

當然,當露絲拿定主意回電話時,連她自己都沒想到,那個電視節目叫做「米老鼠俱樂部」,她的玩具公司一直開到現在,出過芭比娃娃和憤怒鳥,改名「美泰兒」(Mattel)。

Views: 3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