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改變氣氛 為性平開講

撰文.顏靜

本來還以為,38婦女節起源於那個嘲笑女人的數字,如果是這樣,就隱含著性別歧視的意味,幸好,這是為了紀念1918年遇害的德國黨領袖羅莎·盧森堡的誕辰。 1921年9月9日至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召開,保加利亞代表建議為紀念俄國女工在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把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 從1922年開始,每年的三八節成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

到了現代,台灣都已經選出女總統了,就如蔡英文總統所說,「巾幗不讓鬚眉」這種詞句早就過時,要丟進字紙簍。然而,現代人的生活裡,仍然隱藏著種種歧視女性的文化,趁著婦女節的時候,重新檢視這些性別議題,就如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婦女節沙龍式論壇的海報,我們要改變「氣氛」,請從鼓勵性別對話開始。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與紅坊文教藝術協會合作,邀請各領域傑出表現的女性代表,暢談如何培育全球性的女力視野,3月5日上午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宇創廳以「改變『氣』『氛』!性平今日、永續明日」為題,進行2場沙龍式論壇。

畫這次活動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國際事務處副主任陳瑞琳表示,女性肩負個人、家庭、職場的責任,也需共同正視當今全球氣候變遷、人類如何互助共生與地球一起永續發展,希望各界運用基金會建立的尊重多元化及包容差異性的平台,實踐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倡議的尊重、包容、博愛精神。

3月5日上午10點到12點的2場沙龍式論壇,第一場子題「面對世界的變化,我們要具備什麼樣的軟實力」,邀請月亮屋創辦人李安妮(An-ny Lee)、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通識教育組戴可馨博士(Dr. Malabika Das)、IBC國際佛教聯邦共同主席張玉玲(Christie Chang)擔任與談人,3人各在女性自覺、身心靈整合、宗教等不同領域有非凡見解。

第二場子題「改變職場的敘事方式」,與談人包括: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訪問學人胡莎娜(Sana Hashmi)、台中市食農教育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呂木蘭(Lu Mu Lan)、全球智慧城市聯盟副秘書長陳佳惠(Anita Chen)、來自巴基斯坦的台灣大學化學系博士生思依達(Syeda Zehra),4位分別在公共政策、永續農業、智慧城市發展、寶特瓶回收再生等領域有獨到想法。

論壇前,特別安排神聖的「女神祈福儀式」(Devi Puja),為全體參加者祝福。

Views: 5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