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文.編輯臺
今年是靈鷲山開山 38 周年,雖然這段期間臺灣本土面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挑戰,靈鷲山佛教教團配合政府三級警戒政策,讓十方善信透過網路持咒祈福、學習佛法、參加線上法會及禪修活動;國際慈善公益付出不曾停歇,除了防疫物資,近來再奉獻新北市政府防疫基金 100 萬元,希望在心靈防疫法寶與實際物資的雙重照護下,安定人心。
7 月 25 日周年慶當日,全球靈鷲人跨越地域、天氣、病毒等限制,齊聚雲端,共修《普門品》,在網路上接力為心愛的人獻上關懷祝福, 聆聽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開示。首播創作佛曲《觀音在哪裡》,希望療癒樂音共願同行,除了感受觀音慈悲喜捨的大愛,突顯靈鷲山是觀音道場的慈悲與禪宗風,更虔心感恩觀音發揮心安防疫的大無畏精神,撫慰芸芸眾生。
跨時空共修 建立心靈防疫網
「持咒、善心,是我們的防彈衣和防毒系統,持咒,心就靜下來,心安就平安,心和平, 世界就和平了。」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鼓勵在家多持誦〈楞嚴咒心〉、〈大悲咒〉,凝聚各界善心正念,以無形的心靈防護罩,守護自己與家人,安定社會與世界。
地球上的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在疫情和災難來臨時更要造善業,靈鷲山佛教教團各志業積極推出「妙心摩尼寶」APP 及系列線上共修、課程,包括為期 21 天的靈鷲山大悲線上精進營,5 月 23 日至 6 月 13 日在全球信眾精進持咒下, 圓滿 500 萬遍〈大悲咒〉,以共振力量全數回向地球平安、疫情消弭;靈鷲山最為人知的水陸先修法會也不聚眾,採線上直播或由法師如法如儀完成儀軌,一樣可以超度祈福,冥陽兩利; 信眾跨時空參與「平安禪入門一日禪」、「龍樹 EPL 青年線上一日禪」、四期教育、青年假日學堂等線上課程,宛如黑色天幕裡的北極星, 在長時間警戒的苦悶困頓之際指引方向,滿足心靈療癒的渴望,也讓人有正能量繼續打拚。
全球串聯 愛心防疫物資送暖
自去年 3 月以來,靈鷲山一直在以實際行動付出關懷,準備口罩、額溫槍、酒精、洗手乳、安心御守、愛心防疫包等防疫物資,從貢寮、永和、桃園到新北等地,陸續贈送第一線防疫人 員、機關學校、街友、有需求的民眾。最近又奉獻 100 萬元防疫基金,給新北市政府統籌使用。
秉持「觀音力量,善業如海」的大悲心, 人道關懷無國界,靈鷲山也陸續在緬甸勃固、臘戌、弄曼發起物資捐贈,同時贈送 2 部防疫消毒救急車給緬甸仰光新冠病毒管理中心。泰國禪修中心也匯聚各方善緣,分 3 次將民生物資捐贈給當地人共度難關。獲悉尼泊爾同遭新冠病毒肆虐,醫療系統癱瘓,靈鷲山慈善基金會緊急訂購 100 部氧氣製造機及 100 件防護裝備,6 月初已送達。
每一份公益付出都是修復整個環境的一帖良藥,靈鷲山希望串聯善心善緣善念,傳遞宗教溫暖的正能量,幫助民眾挺過疫情衝擊。
人間觀音,處處顯
7 月 25 日是靈鷲山開山 38 周年的日子,受疫情影響,以線上活動取代實體慶典。全球靈鷲人把握難得的線上共聚時光,紐約代表黎艷瓊、泰國禪修中心執行長劉秉二、馬來西亞柔佛中心大會主席馮玉容、中國大陸上海地區執行長王群、印尼代表張若喬、香港副執行長尹健民、新加坡佛學會主席方愛林、護法會副總會長鄭呂碧雪、護法會副總會長何語等均獻上生日祝福, 祈願凝聚的這份善心正念,挺過疫情衝擊,恢復往日如常。
也有許多信眾透過網路,以居家禮佛 108拜, 憶念靈鷲山開山苦行精神; 或上網參與「online !心安防疫,全球祈願送祝福」活動, 串聯善念善緣;或預約點燈供佛,相應大悲心海。
靈鷲山 38 年來,以觀音精神帶領信眾專心修行,安定身心,如同觀音一直都在左右一般。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當人人都成為人間觀音,世界就充滿和平。」越是苦難,越是要跟著觀音菩薩的腳步,做救苦救難的事情。在疫情緊繃時期,心道法師勉勵弟子精進、鞏固自己的心,菩薩道上不退轉,用釋迦牟尼佛的〈心咒〉及〈楞嚴咒〉,安定自己;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大悲咒〉、《金剛經》、《普門品》、《普賢行願品》等,修持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自身的心便能與菩薩恆常相應,並堅定不移的持續下去。
周年慶當天以「觀音一直都在」為活動主軸,更首播創作佛曲《觀音在哪裡》。一粒善緣種子,一首平安樂曲,遍灑三千,都是慈悲的力量,將近 5 分鐘的《觀音在哪裡》佛曲,由靈鷲山當家常存法師改編詞,邀請音樂人施昀廷譜曲,編曲老師林幗航助陣完成,透過清淨莊嚴、蘊含深意、又能朗朗上口的歌詞,溫暖安定曲風,搭配歌手葉廷宇低沉磁性嗓音,讓人在煩悶的疫情中,滌盡不安的靈魂,感受觀音的慰藉。
聊起催生這首歌的因緣,常存法師心中滿是感恩。他說,一直以來都想做一首讚頌觀世音菩薩的歌曲傳唱,今年不只是開山 38 周年,也是大悲閉關 10 周年,閉關期間每天都念著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但觀音在哪裡呢?他想起心道法師跟隨觀世音菩薩腳步,以祂的大慈悲心與願力為學習對象,創立弘法利生的靈鷲山無生道場,38 年來帶領信眾專心修行,安定身心,如同觀音無時無刻、一直都在左右陪伴著我們, 腦中憶起〈見與不見〉這首詩,心想如果改寫來讚揚觀世音菩薩,再貼切不過,當下靈感湧現, 提筆編寫,一氣呵成。
為取得授權,進一步了解才發現詩作並非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寫,原名〈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最早出自《疑似風月》作品集, 創作靈感源自藏傳佛教祖師蓮花生大士一段悲憫眾生的開示:「我從未離棄信仰我的人,甚至是不信我的人,雖然他們看不見我,但我的孩子們,將永永遠遠都受到我慈悲心的護佑!」透過信眾協助,找到原作者談笑靖,表達教團想要改編這首詩詞,也願意付版權費,對方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聽到靈鷲山是佛教團體, 很慷慨地同意改寫,並祝福順利弘揚觀音精神。
原來觀音一直都在,不曾離開過!值此全球天災不斷、疫情瀰漫不安,當下更需要信仰無畏、安心、安定的力量,如果人人能回到觀世音菩薩身邊,效法祂守護天下蒼生,無私又不執著的付出、千處祈求千處應的精神,彼此幫助走過生命的苦難,進而成為人間觀音,這也是詞曲裡「人間觀音處處顯」的核心精神。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7期
View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