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室 插畫.黃巧 圖.編輯室、郭宏東 資料來源.開山寮文獻中心
祖師殿在 1984 年初落成,心道法師說這裡是「靈鷲山起家的地方」,也是總本山傳承祖師聖位所在。說是祖師殿,其實是當年為護關而搭蓋,除了遮風避雨外,可以說是「家」徒四壁,而這不到 10 坪的石壘瓦厝,樹立了靈鷲山宗風。
心道法師法華洞閉關時期,為了護持師父生死決斷的關鍵,需要在山洞旁搭建一遮風避雨的小殿。當時非常拮据,徒弟道明 法師印象深刻,第一筆捐款 5 萬元是由師父方外友人超凡法師來探望時所贈,但依然信施很少,捉襟見肘,心道法師憶起往事,總說徒弟福慧法師最常籌錢來紓困。一切就地取材, 石塊是在地打就,石牆以糯米膠和沙土填石 縫,外糊一層水泥,克難搭蓋了這一座依傍 山勢的天然石屋。
一磚一瓦的毅力
當時荒山無水無電無路,即使石階,也 僅至仙公廟才有聯外道路,建材都靠人提搬 上山,沒什麼錢請工人,就算有工班,大師兄法性法師也常常為了發不出工錢苦惱,就 靠一班徒弟湊合徒手施工。道明法師回憶道: 當時斷食中的師父瘦得皮包骨,還要勉力幫 工,有一次師父在搬運石塊時跌倒,在山洞中無聲無息好幾天,好不容易熬過了,那一跤幾乎要命,把道明法師嚇壞了,愁到不知所措。師父後來也曾透露其中險難。
這樣為法忘軀、克難簡樸的祖師殿所代 表的開山精神,奠定往後山上的實修道風,並豎立了總本山禪門的建築風範。心道法師常 說:「靈性就是生態,靈性就是生命共同體」, 他教育徒眾:「大自然才是原住民,我們只是過客,一定要尊重自然生態。」
祖師殿完成後,山上護關徒弟才有遮風避雨處,心道法師也才能繼續斷食。這裡功能多元,中間為禪堂,左右充作寮房。這面海山區最可怕的是無處不在的濕氣和東北季風,往往一覺醒來,睡過的地面已積了薄薄一攤 水,種種難關,考驗著眾弟子們的道心毅力。
小小的祖師殿是心道法師最歡喜駐足之處,也是山上最神聖的殿堂,平日深鎖,待看有緣,只有心道法師應允才能登殿。雖然只要10 來個人就會將殿內擠滿,但卻是最攝心的磁場,他說:「在這裡,不論多久都坐得住。」殿外一片石板鋪就的平地,這裡面向太平洋, 遠望北方三島,夜晚對望北斗七星,星光爛 漫,師徒最常在此席地而坐,對機問道。
祖師殿上方有一巖石,形如鷲首,是靈 鷲山標的。這山區多鷹鷲盤旋,且巖石嶔崎, 多如鳥喙, 古早福隆在地鄉民稱為「鷹仔山」。鷲首石與佛陀演說般若妙法的所在地——印度靈鷲山上的鷲首石,大小相當,方位一致,可謂遙相輝映。
祖祖傳燈,臨濟宗門
祖師殿內正中央供奉「西天東土禪宗歷 代祖師聖位」。這個祖師牌位從心道法師在宜蘭礁溪靈骨塔塚間修時期,一路供奉到福隆靈鷲山。靈山宗門從佛陀與大迦葉尊者「拈花微笑」以心傳心,這一脈西天印度歷代祖師, 傳到東土六祖慧能「一花開五葉」,共 33 祖, 六祖以後 5 家 7 宗,臨濟宗為主脈之一。
心道法師因累劫願力,法緣深廣,身負 三乘傳承。主要臨濟宗傳承有二系:其一是2007 年 10 月得本煥長老親傳,為臨濟宗第 45 世,別傳堂上第二代傳人,授號常妙心道禪 人。本煥長老當時102 歲。祖師殿正殿中匾「佛光普照」為護關弟子李勇等捐贈,東西二單 匾額「正法久住」、「明心得道」分別是本煥長老 102 歲及 106 歲親筆贈墨寶所刻。
另一系臨濟宗傳承來自剃度恩師星雲大師。2013 年 8 月,心道法師從佛光山星雲大師受法為臨濟宗第 49 代、佛光山第 2 代法子, 法名心道智達。心道法師常感言大師是他學佛的啟蒙,給他人間佛教的養分,打開他在 弘法利生的願力與氣魄。心道法師於 1973 年依止佛光山星雲大師座下剃度,農曆 9 月 19 日觀音菩薩出家日出家,並就讀佛光山叢林大學, 之後為發願頭陀行告假苦行獨修,從此 40 年後再接續法脈。
三乘不離一心— 涅槃妙心,寂靜修平安禪
除了傳承臨濟法脈,心道法師也身具緬甸上座部傳承以及寧瑪派噶陀派完整的傳承。
心道法師 2017 年春安居禪堂開示曾說:
「現在我們到底傳什麼法?一種叫做默照,一種叫做頓悟,這頓悟是離語言文字⋯⋯這四個 步驟方法 ( 平安禪 ),有默照,也有頓悟,兩種禪都有,也有密宗的大圓滿,大手印,都在這裡面。看你根性到哪裡,就從那個地方去體認, 這叫做禪宗的理路,給大家找到源頭的理路。」
頂戴釋迦如來的使命,心懷觀音菩薩的 慈悲,心道法師在臺灣靈鷲山對禪宗心法做了許多的開展:1998 年心道法師提出以禪為核心的佛陀四期教育綱領,以平安禪四步驟作為徒眾修行的下手處,並落實到「工作即修行、生活即福田」,延伸為生活禪的般若日用;2003年開始以「萬人禪修」來推動普世價值的「全民寧靜運動」;2016 年以來心道法師更在緬甸陸續規畫「愛地球、愛和平」的生命和平大學計畫,這是對佛陀及禪宗歷代祖師的甚深感恩,也是傳承如來家業、利益眾生的廣大行。
心和平,世界和平
心道法師開示道:「心和平,一切就能夠安定⋯⋯心裡和平、環境和平、世界和平。心的和平是從聆聽寂靜來的。聆聽寂靜!不斷地反覆地,自己導引自己進入安靜⋯⋯我們在全世界推動寂靜修,就叫做平安禪,這個和平禪就從寂靜開始。」(2003 年 9 月 3 日)
「平安禪法」來自心道法師 10 多年塚間修及荒山斷食閉關的體驗歸納,也是傳承佛陀的止觀法要而來。平安禪分為「呼吸法」、「寂靜修」兩部分,共四個步驟。前三步驟為前行, 從吐納、攝心,次第漸進修習,再從呼吸法入手,然後進入第四步驟的正行,平安禪的正行是「寂靜修」(耳根圓通法),寂靜為以耳根為依, 返聞聞自性,一超直入、止觀圓融,確實是趨入本來面目的大捷徑!
兩岸「生活禪」默契深
時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庭前柏樹子。」
學云:「和尚莫將境示人?」師云:「我不將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庭前柏樹子。」
祖師殿佛桌旁供奉一塊其貌不揚卻意義不凡的木頭,這一截木根來自中國大陸河北省趙縣的禪宗祖庭——柏林禪寺。柏林禪寺建於東漢末年,已有 1700 多年的歷史。
2000 年 7 月,心道法師因香港旭日集團揚勳居士之因緣,得到當時住持淨慧老和尚邀約 擔任柏林寺年度大專生活禪夏令營的傳法導師, 有來自 16 個省市 190 多位大專生,非常熱誠踴躍。
此行之前,二位長老彼此並無聽聞。淨慧老和尚是在 1993 年開始提出「生活禪」理念, 創辦大專夏令營,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修行的生活、生活中的修行」作為理念,這 些理念在內地都非常開闊活潑,但兩岸相隔, 無多訊息;心道法師則是在 1984 年開山時,就提倡「工作即修行、生活即福田」、「大家都是有緣人,自然文明生活禪」,1989 年並以「生命服務生命、生命奉獻生命、生命關懷生命」作為護法會創辦之理念。所以當年初見,不僅二位大長老相見歡,更驚喜於兩岸心心相映,不約而同提出「生活禪」的見地。
此段因緣,讓淨慧老和尚與心道法師特別「閉門」深入交流,兩岸僧伽話家常,傳為美談。此行圓滿時,淨慧老和尚特意安排兩人在面對趙州祖師塔庭前右角處,合種一棵柏樹作紀念, 正契合趙州和尚最有名的「庭前柏樹子」公案。
臨別時,淨慧老和尚將一塊刻有「庭前柏樹子」偈語的老樹根作為贈禮,而這截樹根正是當年趙州和尚跟徒弟對機公案時,方丈室外的那一棵老柏樹所留。此樹樹齡超過千年,在民初遭砍, 樹根一直供在殿內,老和尚特意切下一小塊,刻下「庭前柏樹子——祖師西來意」一句,餽贈予心道法師作為鎮山寶。
心道法師說:「每一次看到它,我就想念 起淨慧老和尚的叮嚀,還有我們的默契。」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4期
Views: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