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嘿,當林書豪投籃、運球時,會記得呼吸嗎?」有朋友問到這個問題。
這位朋友一直有在打網球,教練指出他的擊球力道不夠,要他從呼吸的方式著手改善。教練告訴他,每位傑出的球員,都擅於掌握呼吸的韻律,如果是棒球和網球就很清楚,職業好手擊出球時,都會呼氣發出喉音,增加力道。
但是,打籃球和呼吸有關係嗎?許多平時有在打籃球的人認為,籃球要打得好,首重反應、動作和策略,跟身高也有絕對的關係。運動心理學家提到,其實打籃球也注重呼吸功,平常要藉有氧練習鍛練耐力,但運球、投球時的呼吸之道,也是致勝的關鍵。由於籃球的速度和節奏加快,平時就要養成呼氣發球的習慣,這個道理,籃球選手 一定懂。
要改變既有習慣,卻是件難事。美國企管記者作家查理‧杜希寫的《習慣的力量》這本書,原本講的是商界人士如何改變習慣,卻同樣適用於其他領域的人們。查理認為要改變習慣的三個關鍵是:線索、行動和酬賞。這不是什麼新理論,卻相當管用。通常當我們緊張起來,譬如要發球、要發表講話、腎上腺素上升,或像口吃國王喬治六世那樣分不清重音和輕音,我們會來不及調整呼吸,或根本忘記自己還有在呼吸。因此,平時應多多練呼吸功,把「長長呼一口氣」當作發動動作的「線索」。
就說想改善投籃吧,我們可先從分解動作開始,「長長呼一口氣」和「投球」要一氣呵成,(這在罰球時比較容易做到)。至於「行動」後的「酬賞」,也許是悄悄對自己說一句:「好球」,也許是籃球準確進籃時乾淨俐落的聲響,這些就很足夠了。
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成功改變習慣增加行動效率,自己給自己按聲讚,重要性遠超過外界的讚譽。所以,最後對林書豪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對自我形象的提升,打籃球以及克服攻防上的弱點,是不是他完成自我挑戰的一環,而不是追求一時風光的「林來瘋」。雖然媒體的報導常讓我們以為成功來自外在的眼光,但是,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給自己按聲讚呢?
查理‧杜希提到,使用這個原則讓他完成了減重任務,相信任何習慣的改變,都可藉此達到。他說的「習慣的力量」其實還可解釋成,舊有的習慣力量太強了,想要改變談何容易,但只要你能夠改變,那就是最好的報酬,這個力量更強,才能像Mamas and Papas這個樂團唱的一句歌詞:「從此去你想去哪裡就去,做你想做什麼就做。」
Views: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