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郁美
從《阿含經》開始,「空」就不斷地貫串整個佛教史,成為大小乘共貫的核心思想,更成為大乘中觀學派的重點內容。
它到底是什麼?是不是西方人所說的「虛無主義」、「幻滅主義」,或是古印度六師外道的「斷滅論」、「無因果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此問題。
「空」的梵語是 śūnya,漢譯「舜若多」, 在《楞嚴經》中有知名的偈頌:「舜若多性可銷 亡」,「舜若多性」就是「空性」,「空性可銷亡」是何意?
它是指諸法的非真實性,一切均是幻化的、假有的、生滅無常的。既然如此,當然是「可銷亡」,意思是可以說「空」,也可以說「有」, 也可延伸為「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在佛教認為:說一切法「存在」或「不存在」、「是」或「不是」是無意義、是戲言,這是「空」最難懂的地方。
北傳《雜阿含經》卷13 的335 經,又名《第一義空經》,全經篇幅短,令人驚奇的是它以「十二因緣」來解釋「第一義空」,這就發人深思了。
沒錯,要明白「空」反而由「緣起」下手最便捷。因為「緣起有」的同義詞是「自相空」。
「性空」與「緣起」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切割。
所謂「緣起」是「依緣而起」之意。一粒種子要長成大樹,必然需要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等,這些是「助緣」,種子是「親因」,「親」是主要,「助」是輔助,「因」與「緣」缺一不可。
換句話說,任何事物皆是依緣、待緣而起, 都是因緣和合,哪有它的實存性、永恆性?不都是無常變化、生生滅滅嗎?這無常、變化、非實 有、生滅,即是「空性」。
可見「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虛無、斷滅」,而是假有、假相。若執「假」為「真」, 就落入痛苦煩惱、無法出離、解脫無望之地。
以「我」來說,明明我叫○○○,是女性, 今年○○歲,怎能說「無我」呢?
這是說你的姓名、性別、年齡、身分皆依於你的五蘊之身而有,試想:60 歲的你與 10 歲的你一樣否?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一樣否?乃至於前念的我與後念的我一樣否?統統不一樣。
然而我們會執取有一個我,那是因為不承認「我」只是五蘊和合,是「我執」在作祟。若能作到「無我」,即與「空」相應,即能出離生死大海。
那麼要修練「無我」、「空性」容易嗎? 當然不容易。我個人認為從四念處下手是不錯的方法。
「四念處」是指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淨是「色法」,注重「色相(即物質)」的修練,後三者屬「心法」(即一切精神作用)的修練。依此步驟在身、心上下工夫,具有不可思議的成效。
《雜阿含經》卷 20、第 540 經記載,阿那律尊者(佛之弟子)患病,在醫療不發達的古印度,要如何度過難關?阿那律尊者藉著「四念處」而安忍下來,住於正念正知之中。
「空」是什麼?是怎麼回事?簡單地說,就是「緣起」、「無我」,就是「修四念處」。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講師。著有「《華嚴經》之如來放光」、「十方成佛──華嚴小百科」等書。)
出處: 有緣人月刊286期
Views: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