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撰文.陳瑞貴

但見海鳥悠閒自在地佇立在船頭,多麼令人奢望呀!在急遽變遷的資訊社會,誰也不得閒!不敢閒!唯恐稍有停頓,就會落人千里之外。「忙、盲、茫」貼切地形容當代現實的生活面貌:終日忙碌,生活盲目,人生迷茫,總有「盈盈一握,空空一把」的虛無感。其實是「忙、盲、茫」心,每天不是操腦,而是操心。是否需要「歇心」?!

懵懂歲月裡就開始「忙、盲、茫」的生活方式,「不落人後」的觀念從小就被灌輸、深植。小朋友或許會納悶:為什麼玩伴去家附近的公立國小,自己卻要到數公里外昂貴的貴族小學,且是爸媽辛苦排隊或幸運抽中的呢!而學校放學就是安親班和才藝班的開始,校門周邊安親班老師(間或有外籍老師)吆喝著小朋友集合、排隊。

每次段考結束,爸媽焦急地詢問是否名列前茅?檢討需要再加強的課業或學習方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真「心」苦!為的是不要輸在起跑點!

這種「輸人毋輸陣,輸陣歹看面」,全家團結奮鬥的精神隨著年長只會更激烈:才藝及外語課程有增無減,各種參賽接二連三,獎狀、獎牌、獎盃擺滿屋子,每項成果都有系統地紀錄下來,為的是申請名校,出國深造,取得更好職位!唯有優秀的成果才能成為閃耀的「繁星」,生活的機會與品質才會提升!一股腦地戮力「爬升」,不斷與同儕爭鬥,只有更高,沒有最高!從來不曾喘息、思考「這真是我所要的嗎?」

人生一輩子的努力,卻似乎從沒享受過「完美」,都在彌補「不完美」。完成每個「完美」的背後就是彌補下一個「不完美」的開始!其實,每個不完美是「格式化」的「我執」價值觀使然,也是每天煩惱的根源;更精確地說,來自貪瞋癡三毒所致。

「輸人毋輸陣,輸陣歹看面」這是「我執」的「癡」;當不喜歡輸的感覺就會「貪」,貪圖更多的名利權位;當貪不得就「瞋」,爭鬥、衝突於是不斷升高。心道法師指出,這是狂心:「貪是種狂心,瞋是種狂心,癡也是種狂心。

就是我們每一個念頭不斷的追逐,追逐外在的現象,無法停止下來。」心道法師並比喻狂心是牛馬發狂:「當牛發狂牠就『盧下去啊』(臺語),狂蹦亂跳,甚麼都攻擊;或是像馬發狂,胡踢亂踹,就只想把人甩下來,無法自止。」

在現實社會裡,為了生存、生活或優質條件而努力是一種必然。但當一切的需求逾越了不合理的想望或侵犯到他人,或許不只不圓滿,還會使得不圓滿擴大,甚至導致自我癲狂或相互毀滅,就成了狂心!誠然,狂心來自於貪瞋癡作用的執念、煩惱和妄想。

面對狂心,《金剛經》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亦如《楞嚴經》所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心道法師開示:「讓狂性『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永斷』,如果能夠不生起狂心,就可看到覺性。」又說,「禪修的一個重點,就是聽寂靜,這就是耳根圓通禪。讓紛亂心念能夠靜靜的沉澱下來,然後狂心也停歇下來,如此覺性的種子就
開始啟動了。」

狂心與菩提心是一體兩面:貪瞋癡的我執是狂心;拋棄、斷除貪瞋癡,卸脫我執的煩惱,讓心沈澱,菩提自現,即「歇心」,內心清淨、不亂,生活自在、法喜。

來源:第344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