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顏靜
有時,一個人就能改變歷史;但多數人則融入在歷史洪流中,成為當時歷史的見證。就像心道法師小時參與的緬甸遠征軍,是歷史的無奈。心道法師從來沒有忘記那段個人史,他回去緬甸救援建設,在中華民國將緬甸遠征軍密支那英靈迎回忠烈祠的過程,靈鷲山也曾出過力量,舉辦超薦法會。

在中國國民黨舉辦抗戰勝利和光復八十周年座談會上,淨念法師以當年迎靈超薦總承辦的身分,暢談將緬甸英靈帶回台北個人的感想,彷彿,那不僅是淨念法師個人的經歷,也是從心道法師到大時代的每個人的共同感想。大時代的嘆息,就在淨念法師談話時,感染著在場的每個人:但願戰爭的歷史不再重來。
那年,已是十一年前的事, 靈鷲山的緬甸密支那主戰場啟建超渡法會,受國防部之請,協助「緬甸境內中華民國遠征軍陣亡將士總牌位返國迎靈暨入祀典禮」,於緬甸密支那主戰場啟建超渡儀式。,靈鷲山也受邀參與中國安徽九華山百歲宮全堂佛像開光暨慧慶大和尚榮升方丈慶典法會。
回想二戰期間,國軍部隊除了在中國戰場抵禦入侵的日軍外,還派出遠征軍在印、緬地區與同盟國並肩作戰,對阻斷日本西進與軸心國串聯,奠定二次大戰勝機,功不可沒。
國防部與外交部、僑務委員會共同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並在出生於緬甸的靈鷲山心道法師大力協助下,完成赴緬迎靈實施計畫。專案小組一行由國防部黃情少將擔任領隊,於當年8月24日重返緬甸北部密支那主戰場實施招魂,靈鷲山心道法師則邀請眾多高僧於當地寺廟舉行隆重的超渡儀式,合力誦經,以酬慰漂泊異域70載的忠魂,許多僑胞也紛紛主動參加祭祀典禮,場面令人感動。
根據國防部說明,民國31年至33年間,中華民國遠征軍2次入緬協力盟軍作戰,曾締造「仁安羌大捷」,復於緬北密支那及滇西騰衝、龍陵等戰場與日軍激戰,終於規復緬甸,遠征軍前後傷亡總人數高達10萬餘人。此次迎返緬甸作戰陣亡將士總牌位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目的在彰顯國軍慎終追遠的精神,並期勉國軍官兵效法先烈為國犧牲、無私奉獻的高尚志節,堅定愛國信念及保國衛民職志,以確保國家的永續生存發展。
心道法師曾講到這段往事:2011年9月13日,他再度飛往大陸。這次前往的地方,是雲南。他雖然是出生在緬甸的雲南人,卻是第一次來到雲南騰沖。這是心道法師父親出生的地方,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感覺雖然不熟悉,卻也不生疏。
那次來到騰沖,除了尋訪父親的出生地,主要也是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刀述仁的邀請,參與「忠魂歸國」活動。刀副會長與心道法師是雲南同鄉,而且是多年好友,雖然分處海峽兩岸,同樣都為了佛法的宏揚而努力。這個活動,是為了紀念二次大戰期間,九千多名為了光復被日軍佔領的騰沖,而壯烈犧牲的中國遠征軍。心道法師說「我本身也是滇緬軍的遺孤,所以這個活動,對我來說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切斷滇緬公路,佔領怒江以西包括騰沖的大片土地,隨後,騰沖成為滇西抗戰的主要戰場。中國遠征軍是被派遣到中、緬、印地區的部隊,經過上百次的戰鬥,歷經五年以上的時間,終於在1944年9月14日,收復騰沖 。」
9月14日這天,早上在國殤墓園,有一個紀念碑的揭幕及簡單的佛教祝禱儀式,下午則在來鳳寺舉行佛教超薦法會。這一天的天氣,在揭幕、祝禱及法會期間降下大雨,中午休息時間卻是晴朗無雲,彷彿亡靈在告訴大家,他們的到來。
看到國殤墓園所展示的歷史資料,不論是照片、文物,都傳遞岀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在戰爭期間,人命是如此脆弱,我們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在生死中輪迴,所以今生能學習佛法,是非常幸福難得的。為什麼學佛很幸福?因為佛法不只是一個知識,它是一個體驗、一個證悟,最重要的是,能讓我們離苦得樂。
佛陀,有三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第一是永恆的生命,佛的生命是無量的。第二是無礙的智慧,佛的智慧沒有障礙。第三個是大慈大悲,佛的生命,圓滿具足大慈悲。這三個也是我們生命當中,生生世世要去努力學習的目標,否則,我們的人生就會沒有方向。
Vie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