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盈霖
靈鷲山心道法師多年來致力跨宗教合作,推動全球生態倫理,倡導「愛地球、愛和平」理念,對照今日,小至臺灣這片土地面臨的環境問題,廣至全球正面臨的生態、氣候危機,人 類如何在這個已被破壞的土地上「亡羊補牢」, 與地球和平共存?解決、減緩地球危機,注入和平堅定的力量,可說刻不容緩。
曾任環保署副署長、政務委員,現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葉欣誠教授認為:「環保的同時,也需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聯合國倡導的永續發展即是個和平概念,唯有經濟、社會、環境都能兼顧,才能建立世界和平,促進全球夥伴關係。
葉欣誠說,一般人對「環保」與「和平」的理解,會認為是兩件不同的事,但若拉高到人類永續發展角度來看,卻是同一件事。
「環保是一種和平方式」,目前全球經濟高度發展,與環保相衝突是事實,而聯合國多年來發展出永續發展的論述,也就是說,推動環境保護的同時,政府、企業也得考慮經濟、環境與社會。
臺灣的環境污染問題
臺灣當前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整體而言分長期與短期來看。葉欣誠說,短期包括空氣污染嚴重,長期問題則是碳排放量過高,需靠政府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心,積極轉型,才可能提升臺灣競爭力。
空氣污染嚴重
近年來,許多人認為臺灣空氣污染相當嚴重,但事實上「臺灣空氣污染的測量數字卻在好轉中。」
葉欣誠說,2012 年擔任環保署副署長時, 大家在意的水、空氣、廢棄物管理等各方面的污染狀況都持續改善,空氣污染排放數字這幾年也在改善中,河川整治方面儘管速度較慢,但也不斷往前走。
除了這些「看得到、感覺得出」的污染外, 臺灣對很多物資的過度使用,如環境中有很多環境荷爾蒙和塑膠微粒等,雖然日常生活中感覺不出,卻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此外,臺灣的農藥、肥料在單位土地上的使用量相當高。「這是大家不太談論的話題」,但在這個領域臺灣排行是全球倒數,與土壤品質,甚至食物安全直接相關。
碳排放量過高
「很多臺灣人以為臺灣碳排量相對低,然而對地球而言,臺灣卻是個負擔。」數據指出, 臺灣平均每人的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值兩倍多,在這 5、6 年碳排放量持平,相較全球近年來致力降低碳排放量,臺灣「不進,則退」。
葉欣誠認為政府在這方面的政策並不夠積極。2015 年 6 月,臺灣通過「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要求行政院每 5 年要提出減碳計畫,「但目前的減碳計畫不夠積極,令人憂心。」
碳排放與能源政策有關
臺灣碳排放沒進步的原因,「與能源政策一定有關」葉欣誠說。紐西蘭的碳排放一半以上來自畜牧業,臺灣的碳排放 90% 與能源相關──大量依賴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路上的車也多半是傳統燃煤引擎。
近年來臺灣致力「非核家園」的目標推動了新能源政策,但再生能源發電量還不夠,為讓供電無虞增加了火力發電機組,將火力發電比例從 70% 增加至 80%,造成碳排放量增加,抵銷了我們在其他方面的努力。
葉欣誠指出,臺灣環保意識很高,但面對利益衝突時,做出的行為可能不同。比如臺灣的水、油、電價格低得不合理,讓再生能源在臺灣的競爭力下降。過低的油電價格,導致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但真要漲油電價格,卻免不了抗議, 造成政治動盪。這個問題是核心,民眾環保意識高,但知識、態度與行動之間的關聯卻不那麼單純,說跟做總不一樣。
至於臺灣的再生能源,「還在施工中。」葉欣誠說,興建中的「離岸風機」距正式上線還有很多年,加上再生能源連接的電網智慧化等相關問題仍須解決,要真正實現再生能源大量供電,還需努力。
碳排放對全球帶來的影響
去年12 月歐盟峰會中,各國領袖達成協議, 共同承諾最遲於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目標,讓歐洲成為全球第一個溫室氣體淨零碳排放的碳中 和大陸;今年 9 月習近平在聯合國也承諾,中國將在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隨後日、韓兩國也紛紛誓言,要在 2050 年達到此目標,「這已變成了國際社會趨勢」,而碳排放居高不下的臺灣卻與這項全球趨勢相距甚遠,「是最嚴重的問題。」
他說,就比例上來看,臺灣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並不會對臺灣環境造成直接衝擊,然而碳排放至大氣層中,影響的是全世界,對於高緯度地區與小島國影響更大。
居高不下的碳排放,對臺灣造成的影響反而在貿易競爭力上。目前歐盟開始研擬使用碳排放建立貿易壁壘,過幾年恐對臺灣經濟造成傷害,從這個層面來看,臺灣需更有決心制定未來可達成的計畫,提供完整配套措施,愈早經歷轉型陣痛期,才能愈快達成目標,提升競爭力。
巴黎協定,不可能的任務
由聯合國 195 個成員國,於 2015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達成的「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兩度之內,藉此遏止全球暖化。對此葉欣誠直言,此目標「幾乎不可能達成」。目前各國沒有很明顯的革命性改革, 儘管中、日、韓都宣布達到碳中和目標,但響應的國家不夠多。
若依 2015 年巴黎協定承諾的國家自主減碳,就算全球承諾都實現,到 2100 年,依照現在的數字推算,全球仍會增溫攝氏 3.6 度。而若各國再無革命性作為,在 2050 年之前,全球溫度便會突破攝氏兩度的門檻,一旦突破那條線, 全球溫度從一度升溫到另一度的時間將愈來愈短,形成數學上所說的「正回饋」。或許十幾年之內,全球溫度將升溫到 3 度,屆時地球生態平衡將遭受更大衝擊。
當然,造成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缺水、野火蔓延全球等另一大原因,還有人類對土地的過分開發。葉欣誠說,氣候變遷因過度開發加劇, 這兩者惡性循環,如滾雪球般愈來愈大,如何終止或減緩這些危機,考驗著人類。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台後,可望帶頭採取革命性作為,「或許可能帶動全球政策大翻轉, 現在還有最後一絲希望,然即便如此,升溫低於攝氏兩度的機率仍不高。」
未來該怎麼辦?
愈來愈多科學論證說明人類生存的土地面臨愈來愈大的危機,如何解決或減緩這些問題,「現在開始行動,或許還有一絲亡羊補牢的機會。」
強化環境教👉,加強與科學連結性
環境教育是人類永續發展的長遠之計。全球環境教育的概念,40 多年來一直在改變。
葉欣誠說,環境教育是美國在 1930 年代首先提出,當時歐美過度開發,造成環境污染,開始回頭檢視環境議題,強調環境教育,慢慢走至今天。臺灣經歷過公害很嚴重的年代,如今整體來說已上軌道。
現在的環境教育,要從整體永續發展考量。他說,公民參與不見得要對立,而是在教育中看到真實世界──環境與社會、經濟如何互動, 企業應該保護環境,環保人士也要了解整體經濟發展,掌握全球趨勢脈動。
當前臺灣正規教育、社會教育與環境教育法已有規模,年輕一代大多具備環境意識,現在要加強的是「環境意識本身,需以科學為基礎。」臺灣也需用更全面的角度看待環保議題, 真正與經濟政策融合,跟著國際趨勢加強環境保護,邁向永續發展。
破釜沈舟的決心
2020 年有一個「綠色復甦」的說法,意即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人們的生活型態與行為模式被逼著改變。疫情的衝擊,證明大家是可以調整的,只要覺得事情夠嚴重,人類願意做出改變。然當前的問題是,「大家有沒有了解氣候變遷迫在眉睫,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葉欣誠說,氣候變遷「不會過去,只會持續」,現在大家可能沒有這樣的意識,因為氣候變遷給人們的感受,不會如疫情般直接,但若大家沒有及早醒悟,要見到棺材才掉淚的話,「恐怕到時候來不及了。」
宗教力量改善全球環境
葉欣誠多年前就與靈鷲山結下深厚因緣, 也與心道法師就環境、環保相關議題交換意見。對心道法師提出「愛地球、愛和平」、創辦生命和平大學、促進全球和平的理念,葉欣誠深感佩服,也相當認同。他說,作為一名佛教領袖,多年前便能提出如此高度的概念相當不易,包容、接納,與其他宗教間互相合作,促進地球永續發展等,相當符合聯合國所說的包容精神。
2015 年 9 月,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聯合國大會上,向與會的各國元首呼籲,尊重人類在環境上的權利。教宗說:「宇宙是造物主因為愛所做的決定而得到的果實,人類無權濫用,更無權破壞。」教宗這番演說對全球很有影響力。
葉欣誠說,宗教團體對很多事情的接受度並非來自辯論,而是宗教產生的道德力量,信眾一旦接受,就成一種信念。臺灣許多宗教領袖, 近年來也倡導心靈環保與生活環保,進而影響許多信徒了解環保的重要。
宗教的力量不容小覷,「宗教的力量,對改善全球環境狀況會有幫助。」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2期
Views: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