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以「六和敬」共創整合的永續未來

撰文.陳瑞貴

曾有不同背景的專家為了一個沼澤區開發的的議題,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一位堅持,把該地區開發為高科技園區,可創造很高的經濟產值和很多的就業機會;另一位認為,不應開發,應保持自然生態,這樣環境才能永續。

這場論辯不僅虛耗時間毫無共識,也在憤怒中結束話題。他們雖然沒有利益考量,但執著於各自專業,這正說明現今面對的許多生活各面向的問題,除了利益考量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導致問題的產生或惡化。也許大家都有「專業的好意」,但為何不能共創永續的未來?

整合的未來

許多未來研究都注意到,今天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或地域性的政治、經濟、科技、環境、交通、教育、族群……等諸多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雖可能導因於各種不同的因素,但分科分系的專業迷信卻是關鍵因素之一。

工業文明以來,人們都深信,問題的解決非得依賴「專業」不可,例如經濟惡化有賴經濟學家的專業。專業確實很重要,但任何問題均有其多樣化導因以及多面向的連鎖效應,所以, 問題本身就是具有複雜性與複合性的問題群,例如環境惡化的問題,不只是環境本身,還可能涉及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生活習慣、都市規劃、交通發展、乃至對於自然的價值觀;縱然一項科技產品的設計不只是技術問題,也要考量到消費者習慣與方便的問題。無怪乎,NOKIA 的動人口號是「科技來自於人性」。

未來學家 R. Slaughter 提出整合未來的觀念,指出任何議題包括個人內在(意向)、個人外在(行為)、群體內在(文化);以及群體外在(社會)等四個構面而且是相互影響的。「第三波」的作者 A. Toffler 更提出,針對議題應該設置「未來論壇(Future Forum)」,透過專業綜效,提出跨學科且全方位的探索與解決方案。

六和度解方

「跨學科性」近一世紀來越受到重視,許多跨學科知識領域如雨後春筍出現,但是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不減反增,甚至愈發嚴重。何以故? 唯「心」而已。如何走出知識的囿限與固執?

「六和敬」或許會是解方之一。《維摩詰經》云:「於六和敬,起質直心。」六和敬是佛陀所制訂的僧眾管理制度的原則,包括身和同 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心道師父指出,六和敬,是「佛陀為我們設立的組織發展上的保護傘」,為的是保障常住一心,以臻涅槃。

此等「身、口、意、戒、見、利」的趨同奉行,在於和合共住、互勉合作、共願樂觀、自律尊重、共識積極、互利共生的「無我」之「涅槃妙心」的體現;換句話說,如果人人能捐棄我執、我愛與我見,奉獻自我(專業),互助激勵、成就全體,各種專業就能發揮極致,獲致全方位的創見綜效。

六和敬,不只是僧眾的共住原則,更可廣泛運用在當前單一學科難以解決的重大議題,尤其面對全球性或地域性的高複雜性與複合性議題,更能發揮各種專業綜效之功,探索、觀照、深化與解決,進而共創整合的永續未來。

本文作者曾任淡江大學副教授, 未來學研究所所長,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編輯,《明日世界》雜誌總編輯美國世界未來學會專家會員。著有《把握當下,前瞻未來:變遷未來的因應之道》,

《未來學(合著及《千禧未來(合著) 等書。)

來源:有緣人月刊289期

Views: 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