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嘉義新講堂 願佛法天長地久

撰文.原真尋 

嘉義市是人文薈萃的古城,從諸羅山的古名到桃城,是繼台南後荷蘭人、漢人開墾的地區,也是原住民、平埔族和漢人交會的地方,數不盡的風華,也許就像中山公園裡的射日塔、吳鳳廟、天長地久吊橋一樣,靈鷲山正在籌建的新講堂,也將會天長地久的存在將來嘉義人的心目中。

新講堂預計2026年完工,這處歡喜打造讓民眾安住身心、福慧俱增的殊勝道場,未來將成為推廣佛法教育的中心,更為美麗南台灣增添一處莊嚴的人間淨土。

11月16日靈鷲山在嘉義大學新民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音樂會和特色市集,從一個音符開始,為新講堂籌建揭開序幕。

願心如海,願力如歌!這一場用音樂串起願力的音樂饗宴,表演卡司超強,包括:鋼琴王子陳冠宇、知名人張秀卿、Tan’a Youth Choir (濁岸迴聲合唱團),還有嘉義響飛直笛合奏團、民俗管弦樂團和嘉義中心志工鼓隊、敦煌舞團表演,邀請知名職場作家吳家德老師擔任主持人,節目精彩可期。市集攤位上的手工點心、香氛小物、佛珠飾品,以歡喜氛圍串聯善緣。市集裡的香氣、舞台上的演出、影片裡的藍圖,所有的感動來自於共同的願望,就是讓嘉義有一座永續的心靈中心。

新講堂設計初衷是簡約的現代禪空間,用簡明清靜的空間讓人心安歇。外牆的開窗、陽台、屋簷,呼應自然的光線和風向。心要空,才能容納、才能清晰,室內創造一個空的空間,利用挑空光線的設計,把光引到一樓,並延伸向上。

它會是一種安靜,混亂變動不安的年代,安頓身心的所在是無數人心中的渴望。心道法師的慈悲願行,正是這場音樂會的起點,希望在全球各地成立中心、講堂,讓人人在居住地都有一處學佛、心靈的歸屬。

嘉義中心監院寶曜法師說, 《法華經》更記載建寺安僧功德無邊,不僅為了傳承佛法,更關懷眾生慧命。20多年來,一直承租空間共修,陪伴許多人走過學佛的起點,更是讓人生起善念、共修佛法、匯聚善緣的心靈寶地,未來新講堂不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一份守護嘉義人心靈的承諾,將提供給嘉義人一處全方位身心靈的成長與學習空間,讓更多人找到心靈的家,而嘉義人的熱情護持,就是最美的詮釋。

一念善心存善財,講堂建設需要每一份力量,透過音樂會舞台上曼妙的舞蹈、悠揚的樂聲、震撼的鼓聲輪番上演,帶給大家不同凡響的感動,為籌建講堂這個夢想加溫,期望大家共襄盛舉啟動涓滴善念,把握願力奉獻、結好緣做善業的機會,累積生生世世善的財富,齊力同心用音樂療癒人心,共振願力成就續佛慧命、布施種福田的學佛寶地,祈願三寶常住、正法弘傳。

回顧靈鷲山中心的歷史,靈鷲山嘉義中心講堂在涂醒哲市長時代動土,選在興美二路與順興二路交叉口(湖子內興安小段335地號)興建新的講堂,新建工程動土祈福典禮由心道法師、涂醒哲舉鏟動土。心道法師以金棒敲頭為民眾祈福,並有眾位法師在現場為民眾佩掛五佛珠。

當時心道法師表示,講堂是推廣教育的地方,是學習正面、積極、樂觀、愛心的心靈地標。宗教本身具有安定人心的作用,期望大家藉由講堂找回本心,回到「心」的家,得到安定的力量。

嘉義中心善信們和靈鷲山法緣深厚30年,前10年是家庭佛堂方式,後來的中心20年來,都以承租方式提供大眾共修,隨著學佛人數日益增加,空間不敷使用,2017年找到嘉義市興美二路與順興二路路口這塊寶地,2018年1月26日新蓋的中心,成為嘉義人的心靈據點。

心道法師說:「所有聖地、聖蹟的建築,是為我們呈現內心的莊嚴,讓後世眾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同一空間裡,得到一樣的修行聖境。這是一份饒益後世的使命,也是給我們佛弟子種福田的機會。」

話說三年前籌建新講堂,常存法師也開示大眾,一磚一瓦一福田,千年古寺萬眾成就!感恩嘉義中心師兄姐們秉持心道法師「關心、愛心、慈善心」的無私大愛,年年舉辦《水懺》、《地藏經》各場法會和活動,為嘉義鄉親消災祈福;捐助白米和油關懷弱勢;舉辦普仁獎鼓勵弱勢家庭和孩子,帶給大家很大的福氣。
當時法師說,嘉義新講堂預計3年完工,未來嶄新寬敞的講堂,除了可以在地紮根、建構快樂學佛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心的家,更可以藉由各項活動,多面向接引各年齡層信眾學佛,鞏固嘉義護法善信學佛初心,人人福慧增長。

在全球各地成立中心,讓人人在居住地都有學佛寶地,是心道法師的悲心弘願。這份願力,不僅是對佛法的傳承,更是對眾生慧命的關懷。《法華經》記載建寺安僧功德無邊,不僅是建築,更是成就了我們每人的法身慧命。誠摯邀約大眾齊力同心護持建寺圓滿,讓這份悲心願力,永續流傳。

🙏我要護持:05-2162-820

📍日期:2025/11/16(週日)
📍時間:
13:00抵嘉小市集
14:00音樂會饗宴
📍地點:嘉義大學新民校區國際會議廳

Views: 67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