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武漢肺炎期間,許多人在家隔離,從來沒有嘗到這麼孤獨的感覺,靈鷲山的蘇大德告訴我,他暫時無法和大家一起禪修、念經,當志工,懷念眾人一起做一件事的那種味道。
疫情當然還是會過去的,也許經過這段分隔和孤獨的日子,將來我們在靈鷲山相逢了,會更珍惜彼此一加一大於二的情分和價值。
沒有人能夠預知,一個1920年代做的實驗,竟能在歷史留名,還成為管理學上最實用,說不定還是唯一的鐵則。
實驗是1927到1932年間,在美國芝加哥的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廠做的,所以就稱為「霍桑效應」。原本是要研究照明強度和生產力的關係,但研究發現,當照明強度增加,生產力當然提高,但把照明調弱,生產力仍然照常增加。因此,研究者認為,一定另外還有什麼因素,影響到生產力。
第二波實驗,由哈佛大學的梅奧接棒,發現精神的激勵,覺得自己在參與研究的被關注感,都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後來,還有人衍申出「社會資本」,就是指除了真正的金錢資本外,其他能夠創造財富,累積資本的社會和精神因素。
在一家公司裡,什麼算做「社會資本」?譬如,公司有良好的托兒中心,讓父母能安心就近安置小孩,放心投入工作,就能提高公司的生產力。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無薪假」,絕對不是懂得霍桑效應的決策者幹出來的事。
我一直想像,當初霍桑廠的實驗可能是由燈具商提議的,這種改變照明(或其他硬體設備)就能提高表現的想法,始終沒有斷過,曾經有個換個好燈孩子功課變好、大家都變聰明的廣告,但是,霍桑效應顯然不是這樣主張的,照明很重要,但激勵人心的另有其方。
但是,「教團」能不能當作一個「霍桑型的組織」,讓教團成員得到了滋養呢?譬如,在家庭裡,如果有孤獨的太太(媽媽)以為換個更好的餐桌,食物美味點,家人和丈夫就會乖乖回家吃飯,讀過霍桑效應她知道,其實應該來經營家裡的精神氣氛,大家愉快共餐,牛排龍蝦當然好,但粗茶淡飯也行。
你當然可用燈當道具來做這樣的練習,試看看換了照明強度,孩子的功課會不會跟著進步,附帶的好處可能是比較不會近視吧。但「霍桑型教團」的前提應在於,你能不能創造出精神激勵氛圍,最少要做到兩件事,第一,在成員間沒有冷漠和忽視,每個成員都能得到關注和注視,維持著學習和溝通的氣氛。冰箱的留言磁鐵,民主而平等的家庭會議,都是這種氣氛的催化物。
第二,在霍桑廠內,工作者可以向上級表達不滿,不會遭到白眼或懲罰,「霍桑組織」內可以放心嗆聲,也不會有家父長跳出來說你「不禮貌」,還要幫你道歉。在霍桑型家庭內,孩子不會被當成比父母還弱勢。不過,如果真的把「家」變成了「霍桑」,平時就能夠溝通,反而不會有什麼需要嗆聲的機會。
日後,帶著健康身心靈,來到靈鷲山教團,感受霍桑型教團的溫暖氛圍。
Views: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