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在閉關的日子

撰文/覺日

九月十一日在靈鷲山僧伽秋禪閉關前,有位法師寄出護持推廣文。

法師提到虛雲老和尚曾云:「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根無處培植,因此齋僧功德最大。」

《四十二章經》說道:「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主七的心道法師禪關囑咐:「心的正念是無住、無相、無念,心没有相對性。正念就是本覺、常住不壞。這是生命最重要的東西,經常要去耕耘的。」

心道法師以自身多年實修實證能量帶領弟子修行,禪堂之上,時而凜冽嚴厲,時而溫暖逗趣,機鋒處處。禪修,是身體力行悟證之道。

心道法師以平安禪法,融合呼吸法與寂靜修,四個步驟作次第性漸進修習,從吐納、攝心,以「呼吸法」為入手,以「寂靜修」(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為照用,止觀圓融,適合各種根器,利益深廣。

另一位法師在閉關前,寄出這張雲朵發光的照片。對閉關法師來說禁語止思,連手機都不帶進去的閉關日子,心就如光和雲一樣的潔淨

靈鷲山最早的閉關,卻要回到。

法華洞,是當年心道法師閉關的所在。

多次經過法華洞,也入內參觀。那根本只稱得上是岩縫,難以想像當年法師怎麼在狹窄陰濕的洞穴內閉關。洞穴下方逼臨太平洋,日間陽光照射猶可想像,到了夜裡寒風刺骨,一個人的時間全都在獨處,如果沒有下大決心、大毅力,如何把自己置放在一個小洞穴內潛心修行?

靈鷲山上現在有路可抵法華洞,但當年尋獲此處,須從岩頂的鷲首石攀爬岩壁枯藤,在岩縫間清理出這個不過一坪的空間,坐著起不了身,伸腳也困難,如果不習慣靜坐的姿勢,必定全身痠疼。但所謂苦行,一個人必須空掉所有的意念,甚至,放掉苦的想法。

山洞的修行,其實是佛教的傳統。佛陀講心經的對象舍利子,住在簡單的山洞內。頭陀第一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相傳仍在雲南雞足山山洞內修「萬年一念」,他修的「滅盡定法門」,是要息滅前六識,一個與外界隔絕的洞穴,自然是眼耳鼻身口意都不再染著的。整整一萬年,都在一個念頭裡。請你試著一整天都處在一個念頭裡,就當明瞭這個修行的艱難處。

我必須提到那位英國女性,後來成為藏傳佛教安尼的傑尊瑪,許多人認識洞穴修行的滋味,都透過為她所寫的那本《雪洞》。她的故事證明女性也能單獨在喜馬拉雅山的洞穴內修行,度過風雪和野獸的考驗。

無論那個洞穴在哪裡,是臨著太平洋的法華洞還是海拔4100公尺雪豹的故鄉,他們求的是與世俗生活的絕對抽離,沒有了貪嗔癡的對象,自然也降低欲望執著。山洞內不進食五穀雜糧,身體只維持最起碼的生存標準,欲望不再有作用,一開始會像回音一樣地去應付身體所起的種種現象,時間拉長以後,生理不再有作用,邁進寂靜。自我的剝落後,顯現出本來面目。

有時候,在生命旅途中,我們應該尋找一個這樣的山洞,老老實實地坐著,面對心內的回音,如同回音只是阻礙我們的種種人間幻象,但那不會是真正的我。在山洞閉關43年的阿秋仁波切說:「此世間最大的生命,如圍繞須彌的一條大魚,由於恆時的飢餓,而不得不吞噬自己的尾巴。」

眺望法華洞外明燦的太平洋,如眾生翻騰,細思這段話。

Views: 12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