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皈依心道法師的陳莉茵師姐,也是罕見疾病基金會的創辦人,多年來在她奔走下,造福無數的罕病家庭。今年四月,陳師姐的先生,我們口中的老吳圓滿今生,為他點一盞燈,今生再無遺憾牽掛。
張愛玲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當年,陳莉茵失去了兒子,卻建了罕見疾病基金會,就是從塵埃長出的花朵。
那也像是從觀世音菩薩的眼淚裡浮出的綠度母,讓慈悲的願力延續。
2005年8月14日,對陳莉茵來說,是個永誌至痛的日子,她的幼子秉憲二十一歲,從小罹患罕見疾病高血氨症的他,卻因醫生誤診猝逝。那一年,她的全家上山皈依了心道法師,以佛法的慈悲力量助她度過人間最無情摧折的打擊,原先她無法原諒誤診的醫師,多年後,她憑藉著佛法、生死學和倫理學,做出了一個傷心母親最大的寬容和包容,她創辦的罕見疾病基金會,也一直成為台灣罕病家庭的靠山和支柱。
宗教的安慰與救贖力量,原本就是跨越宗教藩籬的,讀過佛學院,自言曾受《華嚴經》中文殊菩薩的願行所感召的陳莉茵,在兒子的告別式上引用的卻是聖方濟的祈禱辭:「讓我們可以去撫慰,而不尋求被撫慰;讓我們可以去瞭解,而不尋求被瞭解;讓我們可以去愛,而不尋求被愛;讓我們把生命裡最好的擁有奉獻給人類!」她將這篇獻給兒子的祭文翻譯成英文,發給全球的罕病機構,讓這些全球為罕病奮鬥的同志們知道,罕病是很難救治和瞭解的,雖然醫師誤診,但她還是可以原諒醫生。
陳莉茵說:「我生命裡最好的就是我兒子,我摯愛的兒子將他的生命都奉獻了出來如果能有更多的罕病兒得到瞭解和關懷,我兒子就沒有白死。」她曾經絕望地要抱著兒子一躍而下,也為了治療兒子的病散盡家產,經歷兒子的生死關卡,也接受佛學的教誨,陳莉茵的人生價值有了關鍵性的改變。陳莉茵認為宗教的啟發對人的影響極大,每當事情遇到阻礙,有時真想放棄時,由行而證佛陀的哲理,又讓她堅定著一顆不退轉的心,繼續的打拚下去。
Views: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