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瑞貴
仰望天空,看到了什麼?晴空萬里,朵朵白雲,或是繁星點點,明月高懸,當然也可能是灰濛濛。自古以來,不乏對「天空」的吟誦,例如秦觀的「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當讚嘆流星乍現之際,確定是流星?或是墜落的衛星碎片?變幻多端的天空背
後會是什麼樣子?清淨的浩瀚太空?或是佈滿衛星與太空垃圾的凌亂暗黑宇宙?
太空不再清淨
1957 年前蘇聯成功發射史普特尼克1號(Спутник-1)進入太空,是人類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主要任務是測量大氣層的密度和物質結構,並蒐集太陽輻射、地球磁場和宇宙射線的資料。前蘇聯的太空科技率先成功,對美國無異是空前的挑戰。於是開啟了兩大強權的太空競賽。太空不再清淨了!
除了國際角力競爭,隨著軍事、研究、探測及商業等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家及機構組織加入了發射人造衛星的行列,例如SpaceX為了建構衛星網際網路,計劃在2024年以前發射共約12,000 個小型衛星。依據聯合國外太空事務辦公室(UNOOSA)2019年的統計,大約有5,000 顆衛星環繞地球飛行,其中約有2,000顆
是正常運行的,3,000顆是報廢的,也就是成了太空垃圾(space debris)。人造衛星的增加意味著太空垃圾越快速產出。
過去近70年的太空科技發展,人造衛星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無論生活、通信、學術研究、科學研究、探測、軍事……等,例如開車導航、手機通訊、森林變動或大氣變化的研究、探測,無不依賴人造衛星。雖然人造衛星的貢獻毋庸置疑,然而當完成任務之後就成了太空垃圾,例如火箭燃燒的殘渣、廢棄的火箭及人造衛星碎片等。依據2019年的粗估,人類製造的太空垃圾已達7,000噸,1公分以上的太空
垃圾多達75萬塊,以每秒7.8公里速度在太空運動,還有數以百萬甚或千萬計的微小碎片難以
追蹤。
太空垃圾是生態危機
大多科學家關心的是太空垃圾可能妨礙人造衛星的運行及碰撞的風險,例如凱斯勒效應(Kessler Syndrome)認為,太空碎片與人造衛星碰撞風險會提高並產生更多太空垃圾;甚至「大天空理論」(the big sky theory)認為,太空遼闊可就地丟棄或讓它們在回大氣層過程中燒毀殆盡,於是有了把太空垃圾丟棄到「墳場軌道」(地球同步軌道上空300公里處)及讓其墜毀在「太空飛行器墳場」的南太平洋深海無人區的計畫。但卻忽視了可能造成的生態污染危機,無論棄置太空墳場軌道或墜毀於南太平洋衛星墳場都是生態污染,因為棄置在太空不僅污染了太空環境,更是顯現把問題遺留子孫的不負責態度;讓衛星進入大氣層墜毀深海及在燃燒過程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也都是污染,墜落海洋對於海洋生態更是污染。
心道師父指出,在靈性中有「我」的存在,就被限制在「我」的範圍裡。這些潛在的生態與污染的問題終將嚴重化!未來思考的核心之一就是防微杜漸,當注意到「因」的浮現,就要預知到「果」的潛在。太空垃圾所浮現的生態議題,正如心道師父強調:生態危機,不是看表象,根本問題是文明發展以人為本,不是以萬物為本的心態所致。太空垃圾的問題提醒世人必須跳脫人的本位,以整體宇宙和地球的全面視角,重新思考未來的太空發展計畫。
來源:第327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