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政達
來客問:「什麼是成佛的機緣?」心道法師回答:「修行、愛和利他。」
這三者都是大事兒。
我們不可能像佛陀那樣的時期,將近中年後,靜坐樹下而參悟。
《楞嚴經》有 25 種圓通法門,包括最有名的觀音圓通法門,像月光童子、跋陀羅都有各自的圓通法門。
但如果以為成佛必須花大錢或投入非常艱難的苦行,那就違反佛說佛在世間覺的用意。
在本刊裡面,我們主張在日常生活成佛的機緣,活化六度波羅蜜,例如素食,我們透過蔡寶滿再來推動一次素食的教育,只要誠心發願吃素食。
素食是靈鷲山推動靈性生態重要的一環,不忍食其肉,來達到愛生護生的最終目的。
第二就是行善,素食是一種善,靜修也是一種善。白居易問鳥巢禪師何謂佛法大意,鳥巢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說,這個道理大家都了得,鳥巢禪師回答,幼兒能了得,80 歲老翁做不得。
行善是成佛的第一塊磚,敲開佛法的大門,透過教育,我們也傳播下這個理念。
第三是所謂的包容和尊重,也是靈鷲山所講的多元共生。
陳松根師兄自從當年在宜蘭主辦萬人禪修以後,始終就站在多元共生的教育線上。
誠如陳師兄所說,這是個各種宗教應該互相溝通的時代,我們也確認,佛法不分南北、人種,是人類的一個普遍價值。
後來就精進到利他的境界,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利他,我們的生活也是一種利他的生活,像每年的水陸空大法會,為亡者超薦,為生者祈福,就是完完全全的利他心意,到了一種境界,我們想起宗博館最近舉辦的山海天人特展,超越世人的筆調,融入到山海天人的無我境界。
這時,我是山、是海、是天,我也不是山、不是海、不是天;山海都是我,山海也不是我,打破現象的對立,山海天人都漫步在無我之道,無我是空,也是無常。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確實是成佛的機緣。
成佛就是靠這些小片的機緣,提升自我向佛的力量。
我們有幸聚集在靈鷲山,每天藉著一小步的累積,成就自己的大智慧大圓滿。
心道法師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利他而活,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也成就了自我對佛法的追求。
不要以為素食只是小事,學習多元共生,人人皆有佛性。
來源:第321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