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郁美
在宇宙長河裡,每天都有人生生死死,無人例外。
鐘文秀老師往生於 2018 年 10 月,至今我仍懷念她。
前些時候我收到一封來自美國加州的訊息,發文者是一位加拿大籍華人女性,姓馮,在美國的法界大學(Dharma Realm Buddhist University,宣化上人創辦於 1976 年)讀碩士班。
她說,下一年度老師要教授梵文,請大家預作準備,她誠惶誠恐地踏入圖書館尋找資料。
馮同學一見到鐘文秀譯著的《薄伽梵歌》就如獲至寶,又偶在我的部落格裡讀到我對鐘老師的追悼文章,於是鼓起勇氣給了我一封信,請我幫她找到這套書,因為她在購書平台都找不到。
我被她的誠意感動,輕鬆地為她聯絡好購書管道。我同時在想,本書是 2011 年出版,仍然有特定讀者欣賞與喜愛,應是鐘老師最大的安慰,筆者乃不揣簡陋,略誌於下。
鐘文秀,家住臺北淡水,最高學歷為英國伯明罕大學碩士,亦曾進入臺北的政大宗教所博士班就讀,但因病中輟。
她長得嬌小可愛,是個清秀佳人。我在一知半解之下踏入教室,隨著鐘老師學梵文。
小小的教室擠著許多對語言執著的男男女女,有老有少。窗外是熱鬧的忠孝東路,有人逛街有人看電影,我們這群傻子卻攪在梵語「八個格」、「陰性、陽性、中性」、「動詞變化」、「單數、複數、雙數」裡奮鬥,甚是有趣。
奠定基礎後,課程進入《薄伽梵歌》的研讀。
《薄伽梵歌》是一部具有歷史價值、文學意義、哲學內涵的作品,成書約在兩千年前,是印度文化的象徵。何謂「薄伽梵歌」?即「有德者的詩篇」或「神之詩篇」。
鐘文秀在「導讀」裡以三種解脫之道略敘本書大意:知識瑜伽(Jna-yoga)、行為瑜伽(Karma- yoga)、信愛瑜伽(bhakti-yoga)。最知名的一篇,是它談到了「輪迴」與「再生」(梵:saṃsāra)。
以下為梵文與中譯的對照:
梵:vāsāṃsi jīrṇāni yathā vihāya navāni
gṛhṇāti naro‘parāṇi/tathā śarīrāṇi vihāya jīrṇāny
anyāni saṃyāti navāni dehī//
中:就如同人捨棄舊衣,穿上其他新衣。
主體捨棄舊的身體,進入新的身體。
(以上見《薄伽梵歌》第 2 章、18 節;鐘文秀版頁 84。)
鐘文秀就把每一個字(如同、人、捨棄、破舊的、衣服、穿上、新的、其他的、那樣地、主體、老舊的、身體、進入),一一地解析它的性、數、格、連音變化,讓讀者的障礙降至最低。
這個「捨舊衣、換新衣」譬喻,就是印度文化流傳的核心思想:「輪迴」。其他如「主體既無出生,也無死亡;過去不曾存在過,將來也不會不存在」,也是佛教所說「真如、法性不生不滅」意。
坊間並不乏《薄伽梵歌》的中譯本,但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幫助已具梵文基礎者,一個自修的管道,換句話說它扮演「文法解析」的腳色。這也是前述在美國法界大學讀書的馮同學,最看重的一件事。
鐘文秀老師已捨舊衣、穿新衣,或許去了佛國世界。感謝她留下了這個辛苦耕耘、編譯的《薄伽梵歌》給我們。但願她乘願再來,再教導我們學習梵文。
後記:鐘老師的姓氏是「鐘」而非「鍾」,許多人都弄錯了。
來源:第309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