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旭日之聲)
十月份參加台灣世界宗教博物館十週年慶典活動,會議回顧了「宗博館」十年所做工作和活動,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總結,並且規劃未來十年的目標和工作。
「宗博館」的宗旨和理念是推廣「生命教育」,它認為現在的國民,有許多沒有全面地思考過人生的問題,出現許多缺失,也造成了許多無奈。因此,有必要進行「生命教育」,讓眾生能夠認識生命、瞭解生命、確立目標、找到道路,然後,達到目的地。
人生面對的問題很多,但基本可以歸納為四個,稱之為「生老病死」。
第一是生活問題,包括生存、安全感、自我價值、感情的需求以及精神信仰的需求。
生存要解決工作,也就是就業問題。之前要面對學校教育和學習問題,跟著要解決衣、食、住、行。當今的社會就業是一個問題,房屋是年輕人的一大難題。
其次是安全感,銀行存款有多有少。有無物業、事業,這些都屬於安全感內容。
第三是自我價值,也就是名譽、地位問題,人追求名、利和社會地位,其目的是希望肯定自己的價值。
第四是感情的需求,家庭是提供感情的好地方。其包括夫妻感情、長輩與晚輩、兄弟姊妹的感情,在社會上朋友也屬於感情的範圍。
第五是精神的需求,包括知識追求、文化、藝術以及信仰的追求:最終希望瞭解生命之源、世界之源:明白我從何來、我往何去?
人生除了生存問題,尚要面對「老」的問題,隨著日子的過去,人會成長、會衰老、會有疾病、會死亡。
日子的過去,其缺點是體力逐步退失,美貌會逐漸降低。但是經驗、智慧會逐步增長,如果固守不變,繼續經營「勞力密集型」的行業就會失去競爭力。同樣地,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固守原來的職業,例如演藝界,若只做藝員不變,也是吃力不討好,若能轉型經營靠經驗、靠智慧的行業,就較有優勢,例如投資行業、又或是金融投資,那麼就有一定的優勢。
跟著是「病」,也就是「疾病」問題,是人生必須面對的問題,「疾病」的根源在於退化,而退化的應付方法是適當運動,所以人生必須保持適量運動,另外「疾病」之起源在於「殺生」,佛教理論認為「殺生」會引起眾生「冤冤相報」,動物生命被人類殺了,會變成細菌,報復人類的殺業行為,這是自然界的規律。
最後是「死亡」問題,人生在世終有一個段落,是八十年、一百年或一百二十年,到頭都要停止呼吸,告一段落,至於往哪兒去,則不同教派有不同說法。佛教認為「一般眾生,也就是天、人、修羅、畜生、地獄、餓鬼」,它們的規律是在「六道中輪迴」,也就是很難跳出這六種生存形式,只有「覺悟」的人,才會改正缺點、保持優點、認識人生,才能離開「六道」之凡夫境界;轉入聖道,也就是「羅漢」,聲聞菩薩,緣覺菩薩乃致佛。
凡、聖最大區別,在於凡界苦多樂少,聖界則煩惱少,乃至沒有痛苦和煩惱,因此認識「死亡」、瞭解「死亡」就能應付死亡。
眾生天生「貪生怕死」,遇到「死亡」就會慌張、害怕,但這是人生必須經過的階段,所以學習面對「死亡」是必須具備的常識。
所以社會上認為「知識能改變命運」,我們必須學習「生命的知識」。而「宗博館」則推動「生命教育」,包括如何「工作和生活」,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在工作中學習工作,在生活中學習生活」,而工作和生活必須與社會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要投身到社會中去,才能學習到處事、學習到做人,而做事的首要條件是學習做人,因此,俗語有言:「未懂做事,先學做人」,做人之道在於「先學吃虧」,吃虧之道在於由自己做起,讓他三尺也無妨。
因此,「宗博會館」提倡的理念「尊重、包容和博愛」,也就是與人相處,首先要學習「尊重」別人,尊重之道在於多看別人優點,少看別人缺點,俗話說:「用人之道,但取其長,不計其短」,道理就是這樣。
其次是「包容」,只有包容才能學習「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包容」,才有機會形成團隊,只有團隊才能形成眾志成城。
最後是「博愛」,人必須有愛,「愛心與同情心」,只有愛與同情,才能發出善語和善行:沒有愛與同情的人是吃虧的,也是不容易與人相處的。只有提起內心的愛,才容易包容別人缺點,才容易尊重別人。因此,「尊重、包容與博愛」是美好生命的三大之素。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