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全球化浪濤下的古佛國

願緬甸保持佛陀傳承之四

獨步全球的內觀傳承

我在 1997 年間山上的禪七和禪十,用過瑪哈喜、摩構尊者的方法帶弟子,葛印卡的關期也在山上舉辦過幾梯次,主要是讓弟子多 些體驗,法門雖然下手處不同,都不離開止觀。還有緬甸的賓內梭達尊者、烏依麻剌尊者也來 山上教授過一段時間,烏依麻剌尊者來山結夏安居過一次,那一年是宗博開館年。

摩構禪法是緬甸五種內觀禪修法之一。摩構禪師製作了一套教學法,用一個圓形圖把佛法串成一個解脫之道,我們把它翻譯出來,我就請人把它刻成石雕放在天眼門入山口處的四大天王石雕中間,作為紀念。我是 1996 年帶弟子去緬甸摩構禪修中心閉關時學回來的,這個表在閉關時要講上 10 天的課,我覺得摩構大師真是很有智慧,一般北傳科判表大都是用樹狀圖,緬甸禪師是用圓形圖,一張圓形表可以把幾張樹狀科判表都包含進去,等於把五蘊、四聖諦、兩重因果、八正道、十二因緣,還有摩構止觀修法的切入要點都指出來。真是很殊勝。

內觀禪修都是以呼吸法為主,但是方法也分得很細,都是依據「四念住」出發,有了這些基本的佛法概念,一面作止觀的修練,一面將佛法融會進禪修,其實就是解行一體的去理解。我們大乘佛教的佛學院大部分都是經教下手,要把很多佛法名相搞清楚,就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 也不是把名相跟禪修實際連結起來運用,講起來就是教理一套,說文解字多。可是緬甸修行教育體系,完全是以禪修為主,然後教理就是分解給你去實修止觀用的,目的是讓你禪修時更受用, 都是從貫穿行門來看名相,講解是讓覺知更加清楚,讓知見更具有體證性。這是教育方法上的差異,看來緬甸禪法教育更有引人入勝的竅門,這

是為何緬甸禪法後來風行全世界的原因。

葛印卡的禪修,則是從「受」入手,先看呼吸的「受」,從一個銅幣大小的範圍開始練習專注,等到專注力夠,「止」的力道有了,再放大範圍,從身體的表觸,從頭到腳各部分,再到體內的觸,一層一層深觀下去,看到骨頭、肌肉、血管、器官等,都觀清楚,觀苦、空、無常、無我。瑪哈喜是從專注腹部的呼吸開始,摩構是從檀中穴開始,專注的位置不同,止觀的原理則差不多。

佛法就是解剖學,是身心的解剖分析,一 切現象是色法,一切精神作用是名法,解剖分析一切身心現象達到苦空無常無我的體證,用「止觀」來透析一切名法、色法。我的禪法是禪宗的, 主要是般若正觀,禪觀的目的在究竟直觀一切萬法本來空、明、無礙,這屬於禪宗。習慣小乘禪修法四念處的行者,要練習一段時間再轉進。止觀的原理是一個,只是解剖分析的徹底程度問題。

有人問我覺音尊者的「乾觀者」,是不是有跳過禪那的單純慧觀解脫?說內觀禪修有止乘和觀乘的分法,分別在於持戒清淨後有沒有需要觀證色界禪那。他們也好奇問我平常的禪修,是不是比較強調持誦〈大悲咒〉?或直接由理證悟?

禪修的原理是一個,止和觀是分不開的, 心念沒有訓練過,只是雜亂散逸的想蘊,沒有專注力,是起不了觀力。止的專注訓練就是把心念收攝到專注於一,就像把散亂的心念集中而起內觀照明作用,觀就是照明,心照明清楚時是「照見五蘊皆空」,然後身心現象不成立,根塵識也不成立,就是心可以有一個完整的思惟。觀照思惟,思惟觀照,你的心必須收攝以後才能作這種思惟的觀照。即使是持戒、念咒、誦經、拜佛, 都是有止觀的作用,止觀是一切修法的基本原 理,三乘法要也是止觀而已。

我結合呼吸法、寂靜修,變成平安禪的四 個步驟,也是止觀訓練。這樣的循序引導方法很簡單,什麼人都適用。我在國外帶過禪修,他們比較能接受系統性的教授,這樣到緬甸傳法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加上這裡普遍都有呼吸法的基礎,禪修習慣也有,所以很好銜接,並不是多了一個派別,而是多一種體驗,多一個印證。緬甸是禪修的聖地,修行者多一個可以參學修行的止觀方法。佛法不外止觀,止觀不外修心,沒有辦法修到心,就沒有進到真理的核心。

佛陀的教育,不偏廢

佛陀的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不能偏廢。南傳佛教到北傳佛教雖然很多戒相上看來不一樣,很多跟著地方人文習慣起了適應變化,但精神原理,還有體證的經驗是一致的。現在人學 佛,大部分都從很多表相來看,沒有從佛陀的本懷來看,常常很容易就是陷入區隔分別,其實小乘、大乘、密乘是一個發展脈絡,有本質上或整體的一致性,只是現在因為流傳,變成禮俗文化的隔閡。我們學佛要看到整體,再從整體看部 分,才不會自相矛盾。

進到緬甸的文化裡,你也要入境隨俗,我 們去欣賞、去尊重他們的佛教文化,他們才會尊重你的,彼此互相尊重包容,所以大乘也可以觀摩小乘、密乘,小乘也可以觀摩大乘、密乘,彼此互相觀摩學習,也可以更去體會佛陀智慧的寬廣無礙。也許我們自己修行上還是會選擇比較相應的方法,但是尊重包容別人不會損失什麼,只會更豐富自己的修行體會,沒有什麼對不對、好不好的問題,只有適不適合、能不能帶你到究竟解脫的問題。

緬甸是很適合修行的地方,我也有這裡的緣,他們也接受我進去,可能我很能夠認同這裡佛教國的文化氣息吧。佛陀的教育在緬甸是滲透人心、滲透生活的,佛法已經是人們生活的自然反應,你不會覺得裡外不一,總之這裡對行者是加持的增上緣。隨著華僑移民帶入,大乘的法 門、儒釋道的傳統,在這裡都是被包容的一種, 緬甸人本來就很具足佛教傳統,所以他們不會排斥大乘,他們也不用變成大乘,就是文化習慣不同的問題。我們來,就是來做他們比較缺乏的部分,幫助他們需要的,所以我從禪修中心,再做弄曼農場、做大雨計畫、贊助教育辦學校等,就是能夠被他們所認同的。

我來自緬甸,離開緬甸又回到緬甸,行行 止止從沒有真正遠離過緬甸。緬甸對我就像佛教的母土一樣,她像母親般的氣息,孕育過我,讓我懷念感恩,我只想回饋。當我重返緬甸這 20 年來,我覺得隨著緬甸開放的腳步,大家都要謹慎看護她,祝福並祈禱緬甸向世界展開雙臂的同時,把她如清晨陽光般的和平、純樸、清新帶給全世界,也讓世界珍惜她的傳統,保護她的文 化。她是活生生的千年佛國,不是遺產,不是廢墟,不是傳說,讓她可以保有佛陀法脈傳承的芬芳。

我相信這個願望,也是所有佛教徒共同的心願。

(節錄自心道法師著作《願力的財富》

出處: 有緣人月刊294期

Views: 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