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師父,請和我們談恐懼。
心道法師:「我是沒有恐懼和絕望的時候,基本是一出家我覺得這個生命太有價值、太有意義了,絕望的時候,也只是我渡到了一些我想弘揚佛法,卻推動不了,可能我們過去種了不是那麼好的緣。再就是跟學法的弟子,就是我的學生,在教育他們上渡到一些阻礙跟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會有一些退縮,不想搞這個教育,並不是對出家有什麼樣的懷疑,是沒有。對教育這塊,我這樣推動,對弟子這樣用心,結果得到的回收是不是那麼良好?這個時候會有一些考慮。」
恐懼是人擁有的一種強烈情緒,通常,小時候害怕過的事物,如果沒有在黃金歲月裡妥適處理、消除,也會多少延續到成人時期。然而,我發現許多爸媽並沒有妥善消除孩子恐懼的能力。
其實,每個人心裡面應該都會躲著某種懼怕的「小東西」,和童年時當小東西出現引起我們懼怕的制約性反應時,父母沒能妥適消去此種反應有關。有人從小到大都怕老鼠,看見老鼠出現就趕快逃,事後,卻說不出在怕些什麼。大多數父母會把老鼠趕跑,想說這樣就沒事了,其實,從行為主義觀點來看,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華生(J.B.Watson)是行為主義的代表人之一,多年前,就以三歲的彼得做過消除恐懼的實驗。小彼得原先害怕白鼠、兔子、毛皮大衣、羽毛、棉花、羊毛、青蛙、魚和機械玩具。華生記載:「我們讓他坐在小桌旁的高椅子上,當他開始吃午餐時,一隻關在籠子裡的兔子出現了。第一天我們只把牠放在足夠遠的地方,不致於打擾他用餐,效果很明顯,彼得照常用餐。第二天,兔子愈放愈近,直到剛感到被打擾時為止,這個位置也很明顯。第三天以及以後的幾天,同樣的過程繼續進行,最終兔子可以放在桌子上─然後是彼得的膝上,接著容忍變成了正向的反應,後來他竟可以一手吃飯另一手去與兔子玩耍。這證明他的內臟與他的手一起重新得到訓練。」
行為主義後來慢慢退流行,但對消除恐懼制約反應來說,我相信這一套仍然管用。爸媽們獲取的心得是,貼心或緊張兮兮地把孩子害怕的老鼠、小白兔、毛茸茸的玩具、青蛙拿走,讓他們停止尖叫、哭泣或歇斯底里反應,並不保證下次這些小動物、玩意出現時,他們已有足夠成熟的情緒面對。不如趁他們還小,試著用正向的反應(他們喜愛的活動、食物等等)和這些小動物逐步建立連結,消除恐懼的制約性反應。即使不想如此煞費周章,或者,連爸媽自己也有恐懼罩門,和孩子一樣害怕小動物,沒關係,華生還說:「也許如果在恐懼事物出現時,就予以愛輔、輕拍和搖晃,那麼無制約反應就會更迅速地產生。」
所以,至少在孩子說怕怕時,要懂得安慰、輕撫他們的道理。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