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顏靜
史蒂芬史匹婆的電影《侏儸紀公園》留下一句名言:「生命自有出路。」用在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戰役裡面,人類的發明紛紛出爐,還有,對抗氣候極端化的巨變,一個月內起了三次寒流,人類發明的暖暖包也成為生命的「出路」。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些為了對抗自然挑戰的發明,卻也在創造更多的問題。譬如,最近就有報導提到,暖暖包雖然解決了禦寒的問題,但沒有做到確實回收的暖暖包,燃燒後會產生戴奧辛,讓寒流後的空汙變成了人類另一項棘手的難題。
口罩的問題,這一年來已有全球多家媒體都注意到了,估計去年一年,就十五億個口罩丟棄,這是生態的浩劫,在地面上和海洋,造成了數量可觀的生物的死亡浩劫。我們只能加入呼籲,暖暖包和口罩都是人類發明的,也希望科學家趕快發明出可以解決口罩和暖暖包汙染的新發明。
我們看到民眾都將暖暖包直接丟棄,進入垃圾蒐集系統,但暖暖包是「不可燃廢棄物」,進入焚化爐不僅增加戴奧辛產生的風險,也可能縮短焚化爐壽命策。
我們呼籲政府和民眾一起做好暖暖包的回收。 市售暖暖包的包裝上清楚寫著「丟棄時,請以不可燃廢棄物處理」,但國內垃圾處理只分資源物和廢棄物兩種,不是以「可燃、不可燃」分類,我們呼籲,垃圾分類的標準要重新設計,否則每到寒流季節,讓人頭痛的問題就要上演一遍。
暖暖包的主要成分,包含鐵粉、活性碳、蛭石、食鹽、吸水性樹脂,有些還會加入竹炭,關鍵出在催化鐵粉加速氧化發熱的「食鹽」。
根據外電報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近郊的山林,人們看到獼猴咀嚼廢棄口罩已斷掉的帶子。巴西保育人士在被沖上岸的企鵝屍體胃內,發現口罩。
超過十五億個口罩流入全球海洋,相當於新增六千二百噸海洋塑膠汙染。我們一面高喊減塑護地球,但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停擺,相關計畫不是經費不夠,就是乾脆擱置。世界銀行(World Bank)警告,新型冠狀病毒「似乎又帶起一次性塑膠製品的趨勢」。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說法,塑膠袋要二十年才能分解,外帶咖啡蓋三十年,吸管兩百年,而口罩、乳膠手套原料多半含聚丙烯,需要四百五十年才能降解。
南韓天主教大學預防醫學教授鄭慧善表示,「新冠病毒可在醫療口罩存活24小時甚至7天,一項研究顯示,在口罩外層仍可檢測出傳染性病毒。」
Views: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