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松庭 繪圖.陳佳蕙
好友的外甥女驚傳罹患強迫症,那天她的媽媽請假帶她去看醫生。我問怎麼回事,好友說:「明明都好好的,晚上卻說她哭了一晚,還有自殺的念頭。」
在眾人寵愛下長大的小女生,看來正常,但好友回想起來:「她常會說她活著沒有價值,不知道為什麼把她生下來,覺得大家都比較喜歡妹妹。」
「她不喜歡媽媽,不喜歡媽媽的虛假,這個焦慮的念頭一直強迫地出現在她的意識。」
就像那天,媽媽請假帶她去看病,卻在診間跟醫師假造學歷。輪到小女生進去看醫生,當場跟醫生拆穿媽媽的虛假。好友說:「這對母女就是這個樣子。」我卻認為,這個心態裡藏著治療的契機。
醫生給小女孩開藥,由於另有憂鬱症傾向和自殺念頭,當地的社工師和自殺防治單位也打電話來關心,但這是不夠的。
治療強迫症,可從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下手,轉移當事人耽溺的念頭和強迫性的行為,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就是所謂的「出離」。曾有走出強迫症的人感言 :「強迫症是將精神能量用錯方向。」強迫症患者的心理和身體都有一股強大的能量,逼得他們向那股能量屈服,耽溺在重複的想法和行為中。因此,應當引導他們學習認知「空」觀,以「戒「來引導他們戒掉不好的習性,建立一套新的行為模式。
有人推薦閱讀《金剛經》,認為經文裡的眾生見和眾生得度的觀念,曾經也是強迫症患者的他讀到:「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突然悟到,無論他心中的那個念頭多麼的強烈,多麼像佛陀開示所說的「我見」,當他堅持「我見」,其實就已是「非我見」。那是個艱難漫長的歷程,他靠著讀經轉移「我見」,走出強迫症的幽谷。
講是這樣講啦,但面對一名十六歲的少女,要她主動閱讀《金剛經》卻不是容易的事。我和好友討論,怎樣讓小女生轉移她對討厭媽媽升起的的焦慮感,帶她出去走走,包括一起做她喜歡的事,「如果她的強迫性行為又出現了,不要責備她,讓她覺得挫折,轉移她的注意力,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仍有其他的選擇。」
我們會曾耽溺在某種行為或念頭裡,可能這些行為和念頭,讓當事人產生「安全的錯覺」,但耽溺原本就是病,用佛經的比喻,好像這個念頭「偷走了心」。《楞嚴經》:「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此看待強迫症吧,塵勞原本也是病,請大聲的說:把我被偷走的心還來。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