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有妡
一天下午,我循著地址來到靈鷲山新莊區的中港中心──隱身在大樓裡的寧靜角落。
辦公室裡的工作人員見到我,便予以溫暖熱情的笑容,在我走進去之前,注意到門旁右手邊兩大推車的紙箱。
和鄭阿善師姐打了招呼之後,便開始了我們一下午的對話。
阿善師姐在靈鷲山新莊中港中心負責長輩關懷相關的工作,她總是那個關心別人的角色, 把重點放在別人身上,也把笑容帶到長輩的家裡。我在門口旁看到的兩車紙箱,其實就是不久後進行訪視時,將要帶到長者家中的物資。
聊起是怎麼開始這一切的?阿善師姐回想起從民國 87 年開始,跟著師父的腳步,想在貢寮、雙溪、平溪一帶開始長者關懷的行動。這一帶是山區,多數人住得都不是太近,年輕人也紛紛往城市去工作了,留在家裡的都是老人居多。因為這樣,靈鷲山開始了這一帶的關懷,相較於許多團體選擇的短期服務,靈鷲山做的,是長期且深入的關懷。阿善師姐說:「最剛開始是心靈關懷,慢慢加上打掃環境、物資捐贈的服務。」這些服務聽上去只是幾個分類,但其實每一項都需要人力、心力、時間,像是阿善師姐說的心靈關懷,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和老人家聊聊天」這一面,但其實從拜訪就是重要的一步!如果毫無準備地就去敲老人家的門,老人家會當你是詐騙集團,於是阿善師姐起步先拜訪里長,和里長溝通想做的事,接著進一步了解社區內需要關懷的對象,再由里長帶著志工團隊前往拜訪, 建立熟悉感之後,其他老人家也會比較願意相信這些志工。
說起和地方長輩們的相處,阿善師姐有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忍不住和我分享。阿善師姐笑著說,其實老人家們很單純又很可愛。雖然剛開始建立信任需要時間培養,但一旦關係建立起來, 其實彼此就像家人,也是朋友,老人家會主動請志工在牆上的月曆畫上一個紅圈圈,標記每個月一次的探訪時間,就怕自己記性差,甚至主動來電話確認這個月是否會見到面──如同倒數見面日的遠距離戀人,見面的時刻暢聊歡笑, 沒見面的時刻都是想念。
「老人家要的其實不多。」阿善師姐說到這句話時對我笑了笑,是啊,因為對長輩來說, 他們很清楚孩子大了需要工作,經歷了一輩子當然也知道要怎麼好好活著,只是長期一個人待在家裡,那份孤單和寂寞哪是我們能理解的?
那也是為什麼每一次當阿善師姐帶領志工們前往探訪時,老人家們總會聊得停不下來,甚至在志工們到來時,想讓志工們喝飲料啊、塞些菜、雞蛋呀,就像家裡的長輩照顧孩子一樣, 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那是對晚輩的疼惜,也是長期的信任基礎下才有的互動。不過阿善師姐有特別提到:基本上志工服務的時候是不會接受長輩們任何餽贈的,為了不讓長輩們感到被拒絕而受傷,後來師姐會告訴長輩那麼就用買的吧, 如果長輩仍不願意接收這筆錢,則會將款項轉向為長輩點燈祈福,將祝福留給長輩。
訪談的最後,我也問了阿善師姐目前志工的年齡層分佈,基本上都是已經有了家庭的媽媽會帶著孩子一起來服務,鮮少有學生、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會投入服務工作,大概生活忙碌難能有空閒。不過即便是無法像阿善師姐以及志工們走進山區關心長者,我們仍能夠帶著笑容, 回到家中和家裡的爺爺奶奶多聊聊天,哪怕只是多聊一件事情,哪怕只是靜靜陪著,長輩們都會感到很窩心的。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人可以投入長輩關懷的行列裡,有一天依著阿善師姐所說的, 與老人家們建立起信任,可以帶著一些他們需要的,陪在長輩們身邊。
出處: 有緣人月刊271期
Views: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