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敬拜觀音菩薩,於是有了「觀音三經」的結集、印刷、弘化,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三經」,分別是:
一、《法華經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二、《華嚴經 ‧ 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觀音菩薩的段落,俗稱「華嚴經觀自在章」。
三、《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法華經》的主旨是闡述「會三歸一」、「開權顯實」之道,原是天台宗的思想核心, 然而〈普門品〉卻用撇開深奧義理,以簡單的、庶民皆能接受的語言傳達「聞聲救苦」的特質。
經文如是:「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簡單、方便,具有「立即性」, 不正切中眾生需要?菩薩再以祂普遍圓通之德,示現三十二應身,使眾生在危急險惡時刻都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我個人還欣賞本品末後無盡意菩薩解下頸項的瓔珞欲供養觀世音菩薩,一番推辭之後,觀世音菩薩把它一分為二,分別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這樣一段平凡動作卻表現出聖者無私的奉獻,值得我們再三回味。
《楞嚴經》是一部闡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之理的甚深經典,其中〈廿五圓通章〉係修道聖者提出自己的「必勝絕技」,每一法門皆令人讚嘆。觀世音菩薩所提出的「耳根圓通法門」,成為後世的修行典範。
「聽聞」再簡單不過,然而不能忘了聞、思、修三件事不可須臾離。本法門強調「反聞聞自性」,也就是由向外攀緣、任意聽聞,轉入向內修證、不離自性。
經中一句「入流亡所」十分重要,筆者見到坊間解讀不甚正確,願重釋如下:
「入流」是指「入聖者之流」,「亡」在古文裏作「無」、「失」義,成語「亡羊補牢」便是「羊走失了才趕緊補好柵欄」,因此切不可把流、亡二字連用,變成「進入流亡之所」,是大大的錯誤解讀。「所」是指能、所的對立;達到無對立、無分別之境,便是「亡所」。因此「入流亡所」是說「入聖者之流、消泯一切對待」, 請別再誤讀誤判。
故知經文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何等的修行工夫?難怪古德說:「成佛在《法華》,開悟在《楞嚴》」,二經誠然是寶典。
最後要談的是《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的廿七參:參訪觀自在菩薩。菩薩為他說大悲法門, 其內容為:「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如諸菩薩摩訶薩,已淨普賢一切願,已住普賢一切行,常行一切諸善法,常入一切諸三昧……。」
由「大悲」進而修證「普賢行」,是悲願合一的典範,我們怎能不精進惕勵?
由以上「觀音三經」的解析看得出來,《法華經 ‧ 普門品》較適合普羅大眾,《楞嚴經 ‧ 耳根圓通章》較抽象、實踐不易,而《華嚴經》的大悲法門難易度適中。各位,我們不妨選擇與自己最相應者入手。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講師。著有「《華嚴經》之如來放光」、「十方成佛──華嚴小百科」等書。)
出處: 有緣人月刊280期
Views: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