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緬甸,我不要你哭泣

撰文.呂松庭

作為當初沒去過緬甸的讀者,我對緬甸的起初印象,來自於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虛構小說,《緬甸歲月》。虛構,但是建立在喬治歐威爾的緬甸經驗上。

外界讀者對歐威爾的緬甸經驗感到好奇的原因,是因為他描寫集權主義的兩本小說《一九八四》和《動物農莊》,都勾繪著緬甸的影子。1922 年,19 歲的英國青年喬治歐威爾來到彼時仍是英國殖民地的緬甸,擔任警察。他感受了一個被殖民國家人民對殖民者的憎恨,也反省著英國當時對緬甸人民的壓迫和剝削,這廂真實的體驗,後來就變成喬治歐威爾的寫作養料。

照理說,這樣背景的人應該會憎恨緬甸,其實不然,根據喬治歐威爾的回憶:「比寂寞或炎熱更重要的一項基本事實是,這裡的景色相當奇異。起初,這個異國的景色令我厭煩,而後令我憎恨」,但最後他會逐漸喜愛上它,他的意識以及他的信念,或多或少受到這種景色不可思議的影響。

歐威爾的緬甸歲月是他20 歲出頭的人生啟蒙時光,這對他的寫作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自近百年來緬甸從被殖民、被壓迫走向一度的民主開放,然後又將這開放的門關起,隔絕外頭民主世界的新聞傳播,加上緬甸的佛教傳統,迷人的寺廟和善良虔誠的人民,我們對緬甸的感情必然如同喬治歐威爾,混雜著奇異的情緒…(全文請參閱第343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