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山河大地 寂靜眾生

撰文.覺日 插畫.蔣依芳

心菩薩耳根圓通以及南傳、藏傳的禪修法門,形成靈鷲山的平安禪法。透過「調息」、「靜心觀照」、「覺知出入息」、「聆聽寂靜」等四步驟的次第修習,禪者逐漸脫落世事凡俗的憂擾繁雜,獲得心的安定,直至明心見性。

把所有妄念執著消融在聽,聽寂靜沒有聲音。聽,也是止跟觀,一切念頭放在耳朵,聽寂靜,聽沒有,所以一切念頭被寂靜消融掉。寂靜 就是沒有的意思。

「聽寂靜」,就是讓我們達到證悟的方法。寂靜修四個方法,要很用心的去體會熟練,尤其是第四個「聆聽寂靜」,就是耳根圓通法門, 也就是用聽的這一個管道,達到空性的證得。

要很熟練去聽,聽什麼呢?

有什麼好聽的呢?

就是我們要讓耳根去攝心,反覆反覆的去做,而且要淨念相續。

所謂的淨念就是聽沒有,也就是聽明白, 耳朵沒有問題就一定可以聽得明白,聽得清楚。

《楞嚴經‧ 耳根圓通章》說:「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由於入流亡所,一切都寂靜了,再繼續聆聽就變成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再聽下去,就是 如是漸增,盡聞不住,聽到我們的覺、所都能夠 聽到空,聽沒有了,就空所空滅,聽到連空的這種感覺也沒有了,才能到達不生不滅的涅槃現前。

我們這個法門叫做聽無聲之聲「寂靜修」。什麼是寂靜之聲呢?寂靜是沒有聲音,愈寂靜愈安靜,愈安靜愈沒有聲音,無聲之聲。我們「聆聽」我們的覺性,「聆聽」我們內在,「聆聽」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寂靜無生。我們聆聽的時候是自然的,耳朵是最靈敏的根,從早到晚,耳朵 沒有停止的聽,所以,我們不要用力聽,我們要 自然而然聽。放鬆聽,「聆聽」這一切萬有的寂靜。

「寂靜修」,也叫耳根圓通法門。耳根圓通,就是六根無別的覺明本心,耳朵可以聽,「耳根」是我們能聽的覺知本體,聲塵就是所聽聞的境,識就是了別認識的功能。

每一個人都在聽,從出生就在聽,聽到現在也沒有成道,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會分別, 聽見聲音就去分別,去取捨。但觀世音菩薩過去修耳根圓通時,所聽到的聲音,不管有沒有都叫做聲音,那些聲音一進入到耳根就沒有了, 只剩下聽,「入流亡所」,「所」卻沒有了。

釋迦佛與迦葉,用拈花微笑「以心傳心、以心印心」,而現在師父以「寂靜修」四個步驟, 讓四眾弟子以禪修做為橋梁,走到彼岸獲得拈花微笑這份的豁然開朗。

寂靜修、聽寂靜,寂靜裡沒有聲音,在「沒有」中,找沒有,再從沒有裡,來證悟我們的心。師父用一首神贊禪師的公案來開解僧眾心意。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空門如何出?師父說,就用聽寂靜、聽沒有的時候,從那邊鑽出去,鑽出去了,也就 找到了出路。

「聽寂靜是橋梁,空性是思惟。禪修,第一要從專注開始;第二就是讓自己慢慢不喜歡戲論,也就是離戲;到了第三,就能在每個地方都有沈靜的三昧力,也就是遍,一昧。最後第四, 功夫已經做到了,回到原來的地方,還原了, 到了隨時隨地那個東西就是你的生命,不會再改變。」

「多美的月亮,你們有沒有跟月亮相應? 有煩惱跟沒煩惱你們怎麼看?有煩惱的時候,霧剎剎;沒煩惱的時候,就像這無雲晴空的感覺, 思緒乾淨就像這無雲晴空。為什麼要聽寂靜?聽沒有?它的效益就是這無雲晴空的樣子。」

「釋迦佛的名號是寂默、能仁,能仁是慈和的,寂默是沈靜的,寂默是沒有干擾的,看看你們的心,有沒有一點啟示?學佛的人,天天要有體驗,要有思惟,要讓思惟越來越乾淨, 讓思惟越來越通透、無礙。」

出處: 有緣人月刊268期

Visits: 67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