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心道法師就是擺渡人

撰文.貝克漢

在少年年歲中,我得到一本看不起眼的小書,書名是《流浪者之歌》,我只是喜歡閱讀那行雲流水的風格,卻不知道,那將會是我心靈的一場啟蒙。

這本書是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寫的,敘述著一名叫悉達多的印度少年,追求真理,經歷慾望、名利、感官的愉悅, 最後悟透人生的歷程。在印度話裡,「悉達多」就是「追求真理而已經覺悟的人」,也就是佛教的釋迦牟尼佛本名,當年,我一直把這本書當成是赫塞在寫釋迦牟尼佛的故事,後來我才知道,《流浪者之歌》的流浪者就是每個人,世間的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旅途上流浪著,都在寫著自己的覺悟之書。

我這名讀者對書中最有印象的一段情節是, 悉達多在人生最灰暗絕望的時候來到河邊,遇見了擺渡人,他渴望擺渡人助他渡過河流,河的另一岸象徵著人生的柳暗花明,擺渡人也象徵著人生旅途上的希望和導師,在我們自己的生命中, 當我們來到河邊,望著滔滔逝去的河水,我們也會希望,有個擺渡者,有艘小舟等待著我們。

我無法想像現代少年面臨抉擇的心情,在我年輕的時候,大學聯考被稱為「窄門」,是很難考上的,記得我讀國三時,就陷入小說裡悉達多般的苦惱,我曾想到要去考普通高中,那以後還要考大學;讀工專,也許工作比較好找,但是適合我的性向嗎?我甚至一度想要去念軍校。在我16 歲時,心中的盤算就像是悉達多來到了河邊。

閱讀心道法師的年少

有時候我會想著心道法師,像心道法師一生以觀音的志業為志業,他的年少時光,當他自己來到抉擇的河邊時,他做出了什麼樣的選擇?

2012 年 2 月 6 日,心道法師在芝加哥聖母大學舉辦的「實踐聖潔的故事:跨宗教的理解運動」所發表的演說,心道法師談到了佛法,也談到了 自己的少年時光。

請閱讀心道法師的年少故事:「我出生在戰亂不斷的中國與緬甸的邊界,從小就目睹世間生離死別的無常,以及戰爭的可怕,許多生命在一夕之間就消失,7、8 歲在部隊裡,每天都有人死了、受傷了、不見了,生存似乎成為一種最基本 的要求。這些經歷讓我不斷地反思生命的意義, 也更加體會到和平的可貴與重要,『和平』成為我當時內心深處最殷切的期盼。」

「少年時代,我有緣聽到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感受到觀世音菩薩救度一切眾生的慈悲與智慧,我內心一方面非常平和,另一方面也十分的激動,發願要學習觀世音菩薩來救度一切眾生。」

「後來,經歷了長時間的閉關禪修,體悟到靈光獨耀的光明覺性,以及內心那份真正的寧靜與和平。了悟到真正的和平必然從我們的心開始, 生命的意義也要從這方寸心源的參究開始。」

「人類苦難的根源,是因為人心的燥動,以及對無窮慾望的追逐,這造成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自私、不信任和對立,最後爆發衝突,招致更多 的苦難,以及難以挽回的惡性循環。而尊重、包 容、以及慈悲大愛的精神,正是對治這些苦難與衝突的良方。」

這就是人生吧

現在,我自己都過了好幾個 16 歲了,人生路途已走過大截,有時心裡還是這樣溜溜轉著, 閱讀心道法師的年少故事,我又想著,如果當初我坐上了另一艘船,如果我沒有選擇去念普通高中,3 年後再去拚考大學聯考,我這條人生的流浪者之歌,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我用這個問題問過心道法師,心道法師簡單的答覆:「那就是你這個人的因果啊,只是當初你不知道,現在你還是不知道。」

我想,這就是人生吧。

赫塞在書中如此描寫河流:「如果一個人在同一時間能聽到河裡的所有的一萬種不同的聲音,那時候⋯⋯那些聲音會匯合成一個什麼聲音?」我想起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那句名言:「縱使弱水三千,我也只取一瓢飲。」親愛的小讀者,有一天你也會走到生命的河邊,河水橫阻在你的面前,循聲呼喚擺渡人,你終究也只能選擇搭上一艘船。請你,一定要做出最好的選擇。

回顧赫曼.赫塞的生命旅程,他被稱為德國最後一位浪漫主義的作家,在納粹黨在德國藉著民族主義煽動仇恨和戰爭種子時,赫塞沒有選擇走當時德國大多數人選擇的道路,他描寫他記憶中兒時和平恬靜的田園生活,他呼籲反對仇恨,卻沒有太多人呼應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從戰死者的殘骸中世人才驚覺赫塞的遠見, 戰後那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頒給了他。過了幾年,德國書業和平獎也頒給了他。從那時候到現在,赫塞成為當代的德國作家中,翻譯成最多國語言、作品也最多人閱讀的作家。

赫塞自己的生命歷程,讓我想起了《流浪者之歌》的結局,悉達多自己當上了擺渡人,曾經被幫助、被擺渡的徬徨靈魂,在慾望和愛戀走過一回後,自己成為幫助、擺渡的人。在這個時 刻,也許體力已經衰老,也許往事的執著已經轉眼成空,悉達多自己卻成為了「覺悟且尋找到智慧之人」。

在這本書中,藉著悉達多對童年玩伴歌文達的話,赫塞給讀者留下忠告:「人不能學到任何東西。我相信,沒有那種叫做『學習』的東西, 唯有一種知識是無所不在的,就是『自我』,我有『自我』,你也有,每種動物都有。因此,我開始相信對這種知識來說,最壞的敵人莫過於求知慾,莫過於學習。」赫塞的話不是反對學習, 而是告訴我們要忠於自己,無須盲目的追求和學習。

「當你正在求道的時候,很可能只見到你在追求的東西,反而不能發現任何東西,反而不能專注任何東西,因為你只想到在追求的東西, 因為你有了一個追求的目標,因為你被你的目標給迷住了。」

直到現在,我偶而仍會翻開這本《流浪者之歌》閱讀,這是一本可以陪伴一生的書。

我知道每段人生應該都是悉達多,能夠在我們一生中認識擺渡人也是一種幸福,心道法師就是擺渡人,從迷茫和對人生各種目標的追求出發,尋找智慧和覺悟,最終,也像赫塞一樣, 但願我們自己成為擺渡人。

出處: 有緣人月刊270期

Visits: 240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