錸工場的夢幣和自主照顧法
撰文.王錦萍
遠方傳來琴聲,一位老奶奶正在彈琴,雖然僅有簡單的音符、重複的旋律在空氣中流動,但是現場演奏仍然讓聽者如癡如醉,享受在其中。琴房旁邊的咖啡座,另一位老奶奶雙手不停地畫小圈磨豆子, 幾個阿公阿嬤,也許還有阿祖級的,愉快地彼此招呼:「今天換我請喝咖啡,我有賺錢。」
退休之後老人心理上最需要什麼?也許是證明自己還有能力,也許是找回自己的價值,或者,更是能夠掌握自主權,那是尊嚴。
錸德科技公司副總裁楊慰芬創辦的老人日照中心「錸工場」,引進日本「夢之湖」減法照護的理念,所有軟硬體皆以此做為設計的起點, 像是發行專門在這裡使用的「夢幣」、客製化的減法照顧、自主選課⋯⋯等,將托老這件事踏上了更高一階。
減法照顧延緩老人臥床時間
錸工場大門上貼了一張宣言:「我們絕不剝奪您可以自理的能力,我們重視您的三種能力:可以自理的能力;無法自理的能力;好像做得到又好像做不到的能力,即使做不到也不用失望,不是強者也沒關係,因為我們會幫助您發現,我不是弱者。」
楊慰芬與工作夥伴張玉環到處去考察,從國內到美、日各地,最後決定引進日本「夢之湖」的方式,「我們去到夢之湖一看,裡面的長輩怎麼看起來比我們還有活力,那時候深受那邊的長輩感動,而他們也鼓勵我們在臺灣設立這樣的點,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在夢之湖很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像一般日照就是按表操課, 在夢之湖的一整天都是自己安排。」
因為經常聽到同仁需要請假陪父母去看醫生,也因為老董事長本身的需要,錸德文教基金會從 5 年前開始發想照顧長輩,「長照是很大的領域,從亞健康到安寧是很長的歷程,我們自問可以貢獻在哪裡呢?」
張玉環回想當初大家討論的過程:「現在臺灣統計出來的臥床大概有 7 ∼ 8 年,我們希望這個時間縮短,希望以減法照顧,長輩本身的能力能夠延續。」設立這個日照中心就是要延緩老人臥床的時間。
動起來就有機會賺夢幣
牆面上貼著大大小小的圓,代表不同的幣值,一步之遙,地上有條黃線,老人家站定之後,小軟球投擲中哪一個圓,就能得到等值的夢幣,「大家都瞄準最小的那個,價值100 塊哪!」負責中心裡各項事務的張玉環主任,很了解人的心啊。
或者,慢慢繞行高高低低的地形,經過幾次簡單的障礙物,上下一、兩次階梯,再走上斜斜的,坡度很低的好漢坡來個室內馬拉松,又能賺上一小筆。
一位嬌小的阿嬤兩腿非常細,看起來似乎缺乏肌肉──肌少症是長輩失能的隱憂,因此, 她剛剛走了好幾圈做為復健,完成後,拿著賺到的夢幣去按摩椅上投錢,好好享受一下,以酬勞
自己的身體以及意志力:「今天我又有努力做運動了。」
這裡全是類似的活動,「來我們這裡的長輩只要願意起來動,就有機會賺錢。」雖然退休了還是可以賺錢,賺到夢幣就走到後方的長桌, 去喝咖啡休閒、社交,「同時滿足消費欲。」張玉環的微笑裡充滿了理解。
動機就是最強烈的開始,錸工場逆向思考照顧長輩的方式,讓長輩從被照顧者成為自助者,化被動為主動,這就是減法照顧的精神。
運用動素分析逐步觀察生活能力
所謂「動素分析」是對每一個連續動作進行細微的分解與觀察,將右手、左手、眼睜這三種動作分開觀察並進行紀錄,進而尋求改善的分析方法,由美國工程師吉爾布雷斯(Frank Bunker Gnlbreth)所創立,他認為人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動作雖然千變萬化,但可由 17 個基本動作構成,後來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增加了「發現」這個動素,便總共有 18 種。
在工作場域上要求效率、精準,但是,由科技業轉投資的老人日照中心卻背道而行,張玉環說:「在這裡我們最不講求的就是效率。」
「通常我們被服務過度,有人幫忙做就會懶得自己做,久而久之本來有的能力就不見了, 退化就會非常明顯,例如吃飯,不要以為用餵的比較快,手的力量不夠,掉得亂七八糟沒關係, 至少維持他還有自己吃飯的能力。」
穿脫衣服、扣扣子,行動很慢、非常慢, 但是終究能夠做到就絕不輕易取代,「我們一樣把像穿衣服這些生活能力分解成細緻的 18 個動作,一步步觀察長輩,真的哪一個步驟做不到我們才幫忙一下,例如脫衣服的時候手抬不夠高過頭,我們幫忙抬一下,頭過去了其他的就全部由長輩自己來。」工廠作業的學術理論到了老人照顧的場域,彼此通用了。「只要他願意做,我們就願意等他。」這裡頭還必須包含極大的耐心。
黑膠唱片播放著老歌,一面牆上有老歌星、老電影的海報,「我們取名錸工場,諧音來工廠的概念,就是請長輩是來做事、來上課、來參加活動、來賺錢的,也是花錢的,而不是來被照顧的。」
張玉環說起有個奶奶原本獨居,後來意外摔傷腿被兒子接到臺北同住,在外勞的照顧下只能看看電視,久而久之生活上跟外勞、子女產生摩擦,天天不高興。後來奶奶每天從臺北市坐計程車來日照中心做復健,在這裡她有機會學打毛線,照服員利用母公司的工廠優勢,為她特製了特大號的編織鉤針,奶奶說沒想到自己這麼大年紀了居然學會打毛線,覺得好有成就感, 而她織出來的第一條圍巾家人搶著要不說,更受到親友熱烈回應,後續織出了 100 多條圍巾送人。
有了付出的對象,有努力的目標,自己的一片心意有了歸去的方向,生活更有動力,一個特製的特大號鉤針製造了一小則個人傳奇。
「每天早上長輩來到這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自主選課,你想要怎麼安排自己的一天全部由自己決定。」桌上擺放了 80 多項課程,在長桌前走動、思考,分配計畫自己的一天,有時與其他人討論,約定好等一下要一起參加哪一項, 最重要的是沒有勉強或者無奈。「因為是自己選的,就會有自己負的責任和動機,不管是讀報、做陶藝、烤麵包或是做運動,只要自己喜歡的就去做,做了一定對身體就會有改善。」
「以前有一位爺爺在家從來不收碗盤,來這裡一段時間之後他會想要收拾碗盤,就是引發他對生活的活力,而不是等著別人幫他服務。」
儘管用心良苦,卻也不是每個人來這裡都能立刻得到解答:「每個長輩背後都有各自不同的、長長的生命故事,可能困苦、可能精神壓力很大,都不容易打開他們的心門,我們就要一直不斷測試去找到他們有興趣的事情,所以其實失「有個失智且不識字的阿公每天早上一來就想回家,不參加活動,看起來沒什麼活力,後來我們知道他以前是農夫,於是大費周章找來一些稻子請他教我們種,沒想到爺爺說:『我一生都在種稻,現在退休來這裡你們還要我種稻。』他完全不參與種稻活動,反而是其他不會種的爺爺奶奶玩得好開心。」照服員尋找、測試, 最後終於為這個阿公找到喜歡的運動項目,「也許爺爺年輕的時候也沒機會尋找自己的興趣是什麼。」
錸工場不斷為老人日照創造了新的定義。每天的血壓、體溫、心跳,身體各項數據都上傳監測系統,家人透過 APP 皆能及時掌握,錸工場未來還希望做社區融合,而且已經開始籌備, 今年即將開幕第 3 個據點。科技業的老闆娘楊慰芬從老人照顧的這個角度,具體實現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經典。
出處: 有緣人月刊271期
Views: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