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夏山學校和禪

撰文.顏靜 

多年前,英國夏山學校的辦學理念,曾在台灣引起討論風潮,後來也在台灣的土地上,出現幾所實踐「自主學習」的另類學校。

現在,趁著靈鷲山全球心寧靜教師團在尼泊爾,與當地老師進行的教學交流和學習,讓我很好奇的是,禪的教育方式和心道法師推動的四期教育,是否也可以遠遠的和夏山學校致意?

夏山學校當初創立的理念,就是「民主、平等和自由」,其實,禪宗不立一格、活活潑潑的自由方式,本來就跟聽講、教導型的方式非常的不一樣。

心道法師就說過,這個「妙心」只有一個,叫做無相般若,我們的覺性也是重重無盡,怎麼疊都疊不滿,怎麼疊都無盡,縱然我們有個身體,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只要我們看到覺性的本質時,它就可以重重無盡、無遠弗屆。佛法的教育也是這樣,可以用各種方式來看到覺性的本質。

我們要「心歸體,體歸用」,體就是空,用就是慈悲,慈悲能結上所有無盡的善緣、無盡解脫生死的緣。「體」因為有了慈悲,它就能活活潑潑的,所以,我們的體要裝臟慈悲,也就變成佛,我們的妙心要能空就叫做佛,慈悲跟空性這兩個加在起來就是福慧具足。

在夏山學校裡,兒童的學習在不受脅迫的自由狀態最好。所有課程都是可選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用什麼時間做什麼。夏山學校的創辦人尼爾相信「一個孩子應依據自己的意願生活 – 而不是按照焦慮的父母和自以為是的教育專家認為的那樣」。

在夏山學校,自由也不是讓你隨便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強調人是學習做重要的主體。

在靈鷲山的禪修、閉關,心道法師的開示,也是,每個人都是最重要的。

在靈鷲山上,四期教育雖有次第和教材,卻容許學員擁有某種自由。當心寧靜教師團來到尼泊爾時,那種自主學習所代表的精神,感覺也相當的鮮明。

禪是貫穿四期教育的核心,目的在讓人明心見性,得個真正能用 心修行的目標;所以有研究者認為,四期教育則涵蓋了「轉化根器」、「積聚福德、智慧資糧」與實 際提升生命、生活品質以達至善的目的。

在尼泊爾這座眾神熱愛的花園,靈鷲山心寧靜教師團的到來,和不同宗教與文化背景的教師們的交流,是靈性的交流,也是佛性的彰顯,我們總能夠發覺到,禪自在自然的影子。

Views: 4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