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原東尋
我的父親在某一年的浴佛節清晨離開,他離開前沒有任何的前兆,他甚至正準備和幾個虔誠的佛教徒好友,去參加靈鷲山嘉義中心舉辦的水懺法會。但是如此突然的他就走了,後來我們都說在浴佛節離開,是父親的福報—他走的,沒有任何過多的痛苦,就回到佛陀的懷抱。
當然,每一年的浴佛節農曆的四月八日和國曆的日子都不一樣,但從此以後,浴佛節在我們家的家族史裡就別具意義,那代表一種東西的斷落,像念珠的斷落,但要把浴佛和父親連結在一起,則是子 女的使命。
更小的時候,我記得,父親帶我們去給小王子的頭淋水,裝一袋浴佛的清淨的水回家,說那會給我們帶來好運。
想起義大利導演費里尼以童年往事片段所拍攝的《阿瑪珂德》,意思就是「我記得」,而浴佛節參加水懺法會就是我少年時期的阿瑪珂德,我沒有像費里尼一樣在海灘奔跑的記憶,但一樣是黑白的定格,尤其是靈鷲山嘉義中心的水懺法會,浴佛節是我奔跑人生的斷裂,也是延續。
我的心事,我們在水懺裡所認知的,小佛陀都知否?
今年,靈鷲山基隆講堂的一句話,卻深深的震動著我,寫著:「參加水懺法會可以幫助我們除去內心的垢物,讓心靈清淨,從而讓福氣流入」,我想將這句話寫給天上的父親,寫給我的浴佛節,我的水懺,我的阿瑪珂德。
去年,嘉義中心的慈悲三昧水懺暨浴佛法會在嘉義高中舉辦,還記得法務法師領眾共修千年懺法,如法如儀虔敬拜懺,祈願一念清淨的懺悔之心,三昧法水滌淨罪業,解碼累世生命記憶,轉換業力解冤釋結;同慶佛誕與佛結緣!法會浴佛壇城莊嚴,人人歡喜以香湯浴佛,滌心明性,同沐佛恩,感受佛陀降臨人間的法喜。
5月有母親節,是感恩的日子,可以報佛恩、親恩、眾生恩。
隨著五月的感恩天,靈鷲山各地講堂分院陸續舉辦浴佛祈福活動,灑淨,唱誦〈浴佛偈〉,用佛水灌沐佛身,也淋淨自己於五濁惡世所受的塵垢、淨除無明煩惱。
連續6小時念經聞法,共修《慈悲三昧水懺》,一心至誠禮懺、解冤釋結,消除往昔罪惡,回向無上菩提,法喜充滿。
用懺法轉化生命中不好的記憶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所有的行為都會成為生命記憶體一部分,過去所做的一切善業、惡業都會成為因果,唯有從當下懺悔做起,才能轉化因果、清淨身口意。學佛的人要常常拜《水懺》,要懺悔內心不好的記憶和過去所犯的錯誤,用懺法轉化生命中不好的記憶,用懺悔洗淨心中垢物,懺悔之後,障礙消除了,就開始轉善業,心就會開闊,福氣自然就來了。
外浴太子,內淨自心!彷彿穿越時空,回到2500多年前,與初生的佛陀相遇,深結佛緣;殊勝法會以法相會,為歷代祖先或冤親債主同求懺悔,經由拜水懺去除垢染,獲益最多的其實是自己,透過自淨其意心生懺悔,發起無我廣大的菩提心,功德回向給法親眷屬,希望闔家安康順利。
浴佛節是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在三千多年前,摩耶夫人夢見六牙白象從右脅進入,因而懷有身孕。十個月後,夫人於回娘家待產的途中,於藍毗尼園,看到微妙芳香的無憂樹,便舉起右手攀扶,這時世尊即從右脅降生到世間,並且向四方各走七步,腳下步步均生大蓮花;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指眾生本具的佛性)此時大地震動,天女散花,四天王以十二種香湯、名花灌沐太子金身,九龍亦從上而下吐水,一溫一涼為佛沐浴,人天無不歡欣鼓舞,因為世尊的到來,為三界熱惱的眾生,帶來無比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根據《浴佛功德經》記載,以清淨心灌沐佛像,有十五殊勝功德,並能令眾生「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穩,長辭八難,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以虔誠恭敬心,口誦「沐佛偈」,手持香湯浴佛,此殊勝功德,必能成就如佛陀一般的智慧及功德,並藉此回向,祈願眾生皆離垢染,同證如來淨法身。
父親,原來浴佛節的水懺法會,就是我們現今的交集,我們共同的阿瑪珂德。


Vie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