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靈性書籍的財富

撰文.顏靜

最近《商業週刊》引用外媒,報導了英美低迷書市間,聖經的銷路不減反增。這篇報導給出了結論:聖經的歷久不衰,反映消費者對精神需求的關注。

其中,尤其是年齡不超過二十七歲的Z世代對靈性健康需求增強,儘管心理健康普遍較差,但仍積極探索靈性意義和目標,聖經則成為他們尋求人生方向的工具。

基督教世界是如此,在佛教世界裡,年輕人對生命的徬徨,世界局勢的混亂、環境的惡化,也讓年輕人願意接觸佛法,在佛法的依靠間得到靈性的開發和指引。例如,每年靈鷲山佛教青年團的活動,年輕人的熱情加入,學習寧靜的真諦,在四期教育的課程裡學到佛陀的智慧。靈鷲山般若書坊出版的心道法師的靈性書籍,更是信眾所熱愛的心靈財富。

先從媒體報導來看這這股對靈性書籍的需求浪潮吧。報導指出在圖書出版業市場規模在2019年至2024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為0%,等於市場陷入停滯,但聖經銷量卻在同一時間暴增87%。

根據《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和人們對經濟的擔憂、國外衝突,以及去年底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有關。而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則直指,這來自Z世代日益成長的「靈性需求」。

英國《獨立報》引述一份由民調機構OnePoll執行的萬人調查指出,只有13%的25歲以下人士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更有62%的18~24歲受訪者表示,自己非常或相當有靈性,顯示在不同世代間,Z世代最不可能自稱為無神論者。

所以我們相信,在現代社會,擁有宗教信仰是很重要的。我們更相信,在靈鷲山的傳習系統中,靈性正是現代人所需的。

我們向您推薦心道法師十多年前的著作《願力的財富》,這本書可以了解心道法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更從中體會一名孤兒小小兵,如何從觀音信仰和願力中,變成一名心靈導師。這也是現代年輕人學習的最佳典範。

本書將心道法師從小我的願力轉換到大我的願力過程整理成十願,內容包含實修的方法:禪修、大悲咒;到創建「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和平大學」,不管大小,不管凡聖,都是一心之間。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慈悲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所以我們學佛,要學習大心量、大願力、大慈悲。

願力是善的財富,學佛是種植、耕耘善的財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是願力的財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要找到慈悲的價值,以大悲水去灌溉一切緣起,要有大願力。「自淨其意」是如何修心養性,如何明心見性,從明心見性到遍智的緣起,成就佛道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議的境界,就是成就心靈與物質共生、一如、不二的真如世界。

心道法師佛法開示:觀念,是真正的財富,也是世俗財富的關鍵!觀念對了,就有好運氣、好善緣,就有好的開始。願力,就是好的觀念;就是一念之間。

Views: 3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