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生態悲傷之年

撰文.呂政達

2024 是動盪的一年,戰爭頻仍,氣候風暴連連,生態沉淪浩劫,風不調,雨不順。

歲末回顧,這一年是生態的悲傷之年,卻也是靈性生態的收穫之年。

靈鷲山推動靈性生態,也在社會上引起共鳴。

從20 世紀下半葉起,興起了靈性生態學的主張與嘗試,主旨、用意都在試圖匡正已經失控、違反宇宙終極道理的人類文明。毫無疑問,現今文明的發展,很快地必將終結人類社會。

靈性生態學並非在討論「靈」的生態,而是含括從物質、生物、生命到宇宙論,由現象到本體論的,一切的衍出性議題,而以地球生界、生態系,我們共同的家的無限議題為對象,或說我們暨眾生、非眾生的所有一切。

所謂的「靈性」,一點也不空虛或幻相,恰好相反,「靈性」正是人們之所以可以意識、思維、感受、身心一切活動的本體、本質,捨棄掉本體、本質這根源,形同斷了半個頭的人;靈性生態學只是從物化或現今生態學的領域及思維模式拓展,延伸向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我們的身心,同萬事、萬物、萬象、時空的關係,拾回我們本來具足的智慧、地球生界希望的未來。

佛教的大乘時代,龐多修行人透過冥思入定,他們經由意識本體的外延聯結,探索他們所感悟的種種終極境界,而回到我們的現實世界中,藉用常人所能理解的地球現象,訴說著其生命理想境界的象徵性譬喻,每個人每天感觸反應及起心動念達數萬次,瞬間意念都不盡相同,譬喻也多得不可勝數,但是,在天差地別的譬喻中,則共同指向相同的證悟境界(例如無生法忍,消弭了一切的分別識、二元論,等等),以及終極目標的「成佛、阿羅漢、菩薩」。

古印度人對宇宙最具體的形狀敘述,表達在「塔」的形相,也隨著區域性的傳承中發生稍微的變異,南、北印略有不同,而隨著塔建築輸入到中國、日本等各地,也因而發展成各類型的建物。無論具象或抽象,總是代表了人類對原鄉的孺慕與靈性的依止。

在生態悲傷之年,回望幾樁靈性生態相關的事件,從塔的意象到大乘「十方佛國」所展開佛教對生態關懷和探索,十方佛國回歸方寸,人類文明對生態的善意和護佑,就在心的一念之間。

來源:第336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1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