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會訊

有緣人會訊

從「大城遺址」看泰國佛教

撰文.曹郁美

泰國英語名「Thai」或「Thailand」,臺灣英語名「Taiwan」,二字發音接近,常讓西方人混淆,以為 Thailand 與 Taiwan 是同一個地方,讓臺灣人為之氣結。幸好臺灣近 20 年來能見度提高,他們才知天差地別。

說起來泰國是南亞的觀光大國,過去因為旅費便宜,臺灣人赴泰旅遊者甚眾。但當時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多是走訪曼谷玉佛寺、峇提雅海灘、安帕瓦水上市場、拖曳傘飛行。那是因為定點旅遊、自由行尚未展開,更別說「佛教聖地旅遊」的行程了。

本文就要聚焦於一個佛教氣氛濃厚的城市――大城。

大城,泰文名 Ayutthaya,故又譯作阿瑜陀耶,距離曼谷僅約 1.5 小時車程。

它有大小景點遠近馳名,如下:

一、大城歷史公園的古城遺址:泰國古名暹羅,大城建於 1351 年,擔當暹羅首都長達 400 年,是一個國際貿易港口。它的歷史遺跡既多且壯觀,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二、瑪哈泰寺「樹中佛」奇景:瑪哈泰寺(Wat Mahathat)是泰國最早高棉式佛塔,雖受到戰火摧殘,卻擁有珍貴歷史文物,其中以被菩提樹包圍住的「樹中佛」為奇景。

三、拉嘉布拉那寺最古老的壁畫:登至拉嘉布拉那寺(Wat Ratchaburana)主塔的最高處,可眺望本寺全貌。也可進到塔內密室,一探泰國最古老壁畫。

四、法師寺的石獅、臥佛與佛首:法師寺(Wat Thammikarat)由 52 隻石獅圍繞,寺中有許多大小神佛,包含一尊 12 公尺長的臥佛、一顆大佛頭,景觀奇特。

五、帕蒙空博碧寺的青銅坐佛:帕蒙空博碧寺(Wihan Phra Mongkhon Bophit)有紅頂白牆,層層下落的建築外觀令人驚嘆,寺中供奉青銅坐佛,香火鼎盛。

六、普蘭寺埋葬第一任國王:普蘭寺(Wat Phra Ram)是為了埋葬大城王朝第一任國王烏通王(Phra Chao U-thong,1314—1369)所建,大城能夠繁榮富庶,烏通王居功厥偉。尤其在他的號令下,全民由印度教改信佛教。

七、帕席桑碧寺的三佛塔:帕席桑碧寺(Wat Phra Sri Sanphet)由國王拉瑪鐵菩提二世(1491- 1529)建,其中三佛塔屬於斯里蘭卡形式,是國王存放其父王及兄長的骨灰處,佛塔喪禮儀式也自此開始。

八、羅卡雅蘇塔寺有大型露天臥佛:羅卡雅蘇塔寺(Wat Lokaya Sutha)最大特色是一尊浩大莊嚴的露天臥佛,既肅穆又吸睛。

九、瓦拉查塔拉寺的微笑大佛:瓦拉查塔拉寺(Wat Worachettharam)已經頹傾,但有一尊被三面古牆包圍的微笑大佛保存下來,遊客少,屬於秘境景點。

十、柴瓦塔那蘭寺屬於高棉風格:柴瓦塔那蘭寺(Wat Chaiwatthanaram)為 1630 年的大城國王巴薩通王(Prasat Thong),為了紀念他的母親而建造。屬於高棉風格,整個建築群值得駐足流連。

單是一個「大城」就擁有眾多寺廟,可知佛教幾乎是全民信仰,屬於上座部佛教。

在國王利泰(Thammaraja Luthai,1354 - 1376)執政期間,規定了男子須在一生中出家一次,成為泰國人的傳統,流傳至今。這個習俗被賦予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意義,使得泰人以短期出家為榮。

泰國佛教經典以巴利文記載,但也因為地方民情之故,融入了一些泰文、高棉文。

來源:第326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8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
本網站由橡網Andy(橡實資訊)建製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