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上布袋和尚的記載不多,加上後來的人將他的形貌附會成彌勒佛,在日本和華人國家變得家喻戶曉。
其實,布袋和尚和安寧的佛像、菩薩像一點也不搭,布袋和尚的額頭上滿布皺紋,腆著大肚,通常語無倫次,到處要飯,葷素不忌。他背上的袋子卻成為信仰中「能容」的符號。
布袋和尚這首「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可能是所有禪詩中,最流行的一首了。他觀察農夫的插秧,用整塊田都要插滿為目標,我們彷彿看見幾千年來農夫的腳踩在泥地中的辛勤。對農夫來說,他的身體處於勞動狀態,精神是專注的,專注到不容雜念,期待著收成時的喜悅。「退步原來是向前」所以是千古智慧名句,因為它點出了:快樂,就是退一步後的海闊天空。
若說舞蹈是從日常生活尋找靈感,「插秧」這個動作必然曾是絕佳的素材。在農業社會,插秧是人們在土地上的創作,中國陝西的秧歌為其代表。幾年前,林懷民的舞碼《稻禾》在池上剛收成的稻田首演,行雲流水的動作,有如天地人的合體。觀眾看到模擬插秧的動作,舞者自己也變成了稻禾,表達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個時節淡淡的生命樂章。
我多次觀賞林懷民的舞作,想起的還是布袋和尚的詩。退步原來是向前,我反省著自己從小到大各種自以為是的爭執,那些意氣用事的情節,現在卻都無關痛癢了。但在那血氣和怒氣交鋒的時候,從來沒有人像布袋和尚那樣哈哈大笑,告訴我「退步原來是向前」。
我自己的快樂是,來到秋收前金黃稻浪搖曳的池上,騎腳踏車走伯朗大道到那棵金城武樹,在樹大葉茂下休息,與路過的老農聊天。在無爭的鄉間,大自然早就用它的風景和秩序告訴我們,退步和向前其實都不應該放在心上。
布袋和尚這首詩,不僅僅是做人處事的相忍態度,也是一個最實際的生活哲學。他另有兩首詩直指快樂真諦,「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耐,放開笑口暗消磨。」「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退步原來是向前」就是六波羅蜜的「忍辱」,但要做到,真的需要「六根清淨」。
出現在現代,布袋和尚可能會被當成遊民,但這麼多年前,這麼充滿著智慧的句子,由不得我也真的退一步,把生命看個清清楚楚。退一步,全部都看清楚了。
出處: 276期有緣人月刊
Views: 14